|
原计划1月18日发射的美国宇航局“新地平线”探测器经过两度推迟后,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19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20日凌晨3时)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开始为期约9年的长途跋涉,飞向太阳系最边缘、最遥远的行星———冥王星。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往那颗神秘、冰冷行星的第一个探测器。
发射升空后不到1小时,强力的“阿特拉斯(又译宇宙神)—5”型三级推进火箭按预定计划完成工作,454千克重、钢琴大小的探测器成功与推进器分离,弹向深太空。当离开地球轨道时,地面一位飞行控制科学家向它祝福:“新地平线”,祝你9年旅途平安!探测器以每小时3.6万英里的速度飞向天际,这是从地球上出发的所有飞船中最快的速度,这使得它可在9小时内飞过月亮轨道,而当年“阿波罗”登月时,从地球飞往月球用了3天时间。
“新地平线”将在13个月后,也就是2007年2月抵达木星,在飞过这颗大行星时,“新地平线”还要借助木星的巨大引力实现一次加速,并完成试验项目,然后全力飞向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所在地。离开木星,探测器还要再飞行8年。行程30亿英里(48亿公里)左右。在整个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里,探测器为节省能量,将处于电子“休眠”状态,每星期向地面科学家报一次“平安”,它使用的能量比地面100瓦灯泡还要小。“新地平线”将依靠自身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动机推动,在2015年抵达冥王星区域。
一旦接近目标后,探测器将开始实施为期5个月的科学研究,届时它将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分别飞抵离冥王星最近处约1万公里、离冥卫一最近处约2.7万公里的位置,对它们进行观测;途中遭遇的任何新发现也在研究之列。
冥王星是太阳系最外围一个被称作“柯伊伯带”天体的一部分。“柯伊伯带”由成千上万个类似彗星和冥王星的小行星和冰质及岩质物体组成。科学家认为,“柯伊伯带”物质是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的遗留物,那里的温度极低,因此这些物质较好地保存在原生态,冥王星上也可能如此。人们认为,“新地平线”对冥王星的探测,也是为了探讨太阳系行星起源与形成的奥秘,也许,人类还有可能发现,太阳系不止九大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