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来,天津市居民张娜玲和一家人省吃俭用,全力资助一名来自甘肃贫困地区的孩子。农历正月十三,甘肃孩子成晓虎在张娜玲的陪伴下,来到北京西客站坐上了西行的列车。火车启动了,站台上的“天津妈妈”张娜玲不停地招手。看着远去的列车,泪水很快模糊了张娜玲的双眼,记忆瞬间把她的思绪带到了6年前……
给甘肃贫困孩子一个家
2000年的秋天,家住红桥区的张娜玲听说本市一所学校从甘肃省的一些贫困地区招来一批初中学生。由于是寄宿生,每周五下午看到本市学生回家高兴的样子,这些第一次到异地的孩子就会趴在宿舍的窗子前看着远方思念家乡。在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必须要在天津给他们一个家。于是,张娜玲最终把12岁来自甘肃省章县活虎社的成晓虎带回了家。从此,每周五下午不论刮风下雨,张娜玲都准时来到学校接孩子,周日晚饭后再把孩子平安送回学校。
这样,每周都会有两天的时间让成晓虎与张娜玲一家生活在一起。懂事的孩子学习刻苦,为人厚道,深得张娜玲一家喜爱。而为了给成晓虎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张娜玲给他买来了四季衣服、复读机、录音机等,在这方面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在这种亲情的呵护下,成晓虎已经成了张娜玲家庭中的一员。而懂事的孩子在借学校组织回甘肃探亲的一次机会,带着家里最好的东西——炒蚕豆和粉丝,走了1个小时的山路,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最后再乘坐18个小时的火车辗转带给了张娜玲。而当时成晓虎一家最值钱的家当无非就是几条被子……
三年的天津学习生活结束了,临回甘肃之际,张娜玲对成晓虎说,回去好好学习,考上高中、大学时,天津的妈妈和爸爸会一直资助你。
亲情在人生道路上延续
不负众望,成晓虎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县一中。而张娜玲也没有食言,很快将包括学杂费、生活费在内的费用从天津邮寄到了甘肃省章县。然而,此时的张娜玲一家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先是丈夫下岗,接着自己经营的小门脸也拆迁,儿子又考上了大学。收入大大减少,支出有增无减。但是,张娜玲和丈夫仍然省吃俭用供两个孩子上学。而远在甘肃的成晓虎生活上每天几乎都是清水煮面条,过年过节面条里才会多点青菜。然而,在学习上成晓虎却没有辜负张娜玲的期望,一直很刻苦、很优秀。
成晓虎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在天津的“爸爸、妈妈”家过个春节。去年因为家中有事,成晓虎没有如愿。一直挂念在心的张娜玲今年离春节还有一个月之前,就把路费给成晓虎寄了过去。腊月二十六这天,张娜玲与姐姐16时就来到了北京西客站,由于火车误点一直等到23时才接到成晓虎。回到家里,早已准备好了为成晓虎过年穿的新衣以及学习文具和下学年的学费……
临别之时,成晓虎说这是他从小到大过得最好的一个春节,“我永生不会忘记天津的爸爸、妈妈对我的恩情,他们的义举将激励我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