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发布了《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为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定调。自去年以抑制过高房价为主基调的房地产调控开始以来,购房者因为不清楚后面会不会有更多调控政策出台,陷入了持币观望状态。而发改委这次公布的这份文件使得打算购房的老百姓对于楼市的看法,如同大片《无极》一样,感觉神秘莫测扑朔迷离。
调控可能陷入“两难”
新公布的这份文件也已经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文件中的前几项内容主要是延续去年以来的调控政策,包括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继续防止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加强对“炒房”的监控等,而最后一条内容却明确提出“鼓励居民适时适度消费”。业内人士对发改委新公布的这份文件的解读是,由于管理部门对已经出现的降温开始担忧,今年的房地产调控可能陷入两难,一方面“怕涨”,一方面“怕跌”。
一个在上海某媒体供职的同行告诉记者,在楼市曾经“火爆”的上海,人们已开始从不理性的“购买”转变为不理性的“等跌”。而这种购买上的“降温”对银行和钢铁、建材等行业是值得担忧的信号。
尽管延续2005年的调控主旨,前期出台的政策仍会被执行、消化,但2006年的楼市政策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政策重心由抑制投机、平抑价格转到鼓励消费———鼓励自主性消费、普通商品房消费。中房协秘书长顾云昌对记者表示,“十一五”规划重提刺激内需,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全面支持”房地产业消费,而是有选择的,是鼓励老百姓适度地购买符合自身经济实力的房产。
楼市走势扑朔迷离
从去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楼市相继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建设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各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针对楼市的各项政策,可这些政策对于等待购房的老百姓来说,解读起来却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在对待房地产问题上,不同部门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出发,意见相左屡见不鲜。譬如央行的研究报告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建设部则表态暂不取消;发改委赞同公布房价成本,建设部认为现在还很难做到;不久前,国土资源部的官员说,2006年的调控政策不会改变,而另外一些部门(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则说,情况正在改变。
天津楼市反应敏感
天津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梁正文认为,细读发改委这次发布的文件不难发现,国家对于炒房仍然是采取调控的态度,鼓励居民适时适度消费,是鼓励开发商调整开发结构,多建一些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鼓励购房者能够理性地面对楼市,不要盲目地追求大户型和豪宅,但对于真正有需求的购房者来说,瞅准机会还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梁正文告诉记者,对于国家出台的各项有关宏观政策,本市的反应应该说还是比较敏感的。从今年建委等部门召开的全年工作会上看,本市在房地产开发上,就是要调整商品房开发结构,建设一批中小户型的普通户型。而本市的开发商也捕捉到了政策的风向标,今年楼盘的中小户型上市量增多。另外,今年适用于工薪阶层的经济型户型也将会增多,瑞景将成为亮点。如北京的首创置业开发的楼盘,以及美震格蓝春天等项目都将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