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每提及日常生活中的“不诚信”、“见利忘义”等行为,往往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言者、听者进而便大发感慨,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时下,“医患”关系“教学”关系已成为热点、焦点,白衣天使黑心,灵魂工程师斯文扫地,百姓怨声载道,政府着急上火,大家众口一词,归结为国家制度缺失,整治不力。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除了国家加大整治力度,当事者严于自律外,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是否也该尽力做点什么?
家里有人生病了,我们在焦急地将病人送往医院的同时,多数人会把通讯录从前到后翻个遍,看看哪个熟人在医院工作,或者谁在转上几道弯后能和医院的某位大夫攀上关系,实在不行,能认识个医院的工勤人员也好,唯如此,家属才安心。这是时下“看病难”的一种表现。但是从另外的一面看,这其实正是造成“看病难”的原因之一。我们是受害者,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也是始作俑者!记得前不久的“两会”期间,某位政协委员提议说,医生收“红包”在日本很正常,建议“红包”合法化。该委员此言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的大夫是不是不给“红包”不看病,我是不得而知,就其提议而言,本人是不敢苟同的。为何?我认为就像西方人给服务生小费一样,其实并不代表什么,只是消费习惯而已,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有我们的习惯,没必要拿日本或是美国说事儿。我们的传统是“仁义礼智信”,讲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因此,我们不要小费,不需要“红包”。
医生看病收红包,教师课外办班收费,万众齐谴责,可是一旦事情到了自己头上,“别人都这么做了,我不做就吃亏了”,因此,一旦出现医生不(敢)收红包,前面提到的情形就出现了,拐上几道弯,费尽周折,直到医生终于惴惴地收了红包,这才嘴里骂街,心里踏实了。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是一种声势,除此之外,我认为还要真打,要动“真格”的,砖头、扫帚要真的落下去,不能一边喊打,一边偷偷地投把米,让其别啃自家的粮仓,如此,小耗子养成了大硕鼠。反对商业贿赂亦是如此,建立诚信,人人有责。老鼠上街啦,砖头、扫帚准备好了吗?(Em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