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黎冲突爆发以来,已有106名黎巴嫩人死于以色列的空袭,其中大多数人是平民。
16日,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持续升级。当天,真主党向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至少发射了5枚火箭炮,造成至少9名以色列平民死亡,另有14人受伤。
数枚“喀秋莎”火箭炮当天早晨击中了海法商业和居住中心阿胡扎地区。此外,海法一个火车站也遭到炮击。以色列救援部门负责人称,多数死者是以色列电力公司在海法的工作人员。
海法市长亚哈夫表示:“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令人悲伤的一天。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我们还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悲伤的上午。”
真主党在一份声明中警告说,如果以色列空军继续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空袭,它将袭击海法的化工厂。
16日上午,海法以北的城市阿卡和纳哈里亚也遭到火箭炮袭击。以色列电视10台报道说,还有一枚火箭炮落在了连接海法与纳哈里亚的高速公路上。
以色列军方15日晚在海法部署了包括“爱国者”导弹在内的防空武器系统。虽然它不能摧毁真主党武装用来袭击以色列的“喀秋莎”火箭炮,但可以抵抗叙利亚拥有的地对地导弹。据悉,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以色列首次在海法部署“爱国者”导弹。
此外,以色列国防部宣布以色列北部地区进入“本土紧急状态”,提醒居民不要外出。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16日在内阁会议上说,真主党游击队对海法发动的火箭炮袭击将产生“严重后果”。
奥尔默特说:“没有什么可以吓倒我们。这(袭击)将带来严重后果,在我们的北部边界,在整个地区。我们期盼和平的生活,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不幸的是,一些人错误地解读了我们的和平愿望。我们无意在这些威胁下屈服。我们的敌人正试图破坏以色列的生活方式,而他们将会失败。”
奥尔默特还辩解说,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攻势并不是为了伤害黎巴嫩的平民。但事实上,自从以黎冲突爆发以来,已有106名黎巴嫩人死于以色列的空袭,其中大多数人是平民。
美国作梗令安理会声明难产
据新华社电鉴于越来越严重的局势,联合国安理会15日晚开始举行闭门磋商,但最终没有就一项关于呼吁以黎立即停火的声明达成一致。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在磋商过程中阻挠任何关于呼吁停火的方案。
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八国集团峰会的美国总统布什16日重申,以色列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并且美国不会支持黎巴嫩的停火要求。
当天晚些时候,黎巴嫩总统埃米尔·拉胡德对声明难产表示不满。“安理会举行了会议,然后推迟(采取行动),……他们认为,这样做的话,黎巴嫩有一天会投降,但黎巴嫩不会投降。”拉胡德说。
中国公民撤出黎巴嫩
据新华社电中国驻黎巴嫩使馆官员16日说,使馆已经全面启动应急机制,正组织在黎中国公民有序撤离。驻黎使馆政务参赞王书平说,黎巴嫩有中国公民67人,16日当天有6名中国公民通过黎陆路关口进入叙利亚境内。
15日,包括部分驻黎中资公司成员、香港游客在内的51人安全经过黎北部城市的黎波里以北阿布迪亚关口及贝卡谷地的高阿关口离开黎巴嫩进入叙利亚境内。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位于以色列炮火猛烈攻击的首都贝鲁特南郊。为保证馆员安全,使馆已经组织全体馆员在夜间进入地下掩体,但使馆还没有考虑撤离。
各国筹备紧急撤侨
英国出动航空母舰
据新华社电随着黎以局势日益严峻,世界各国纷纷加紧研究帮助本国侨民撤离黎巴嫩的方案。由于贝鲁特国际机场因以军空袭而被迫关闭,撤侨方案主要围绕取道叙利亚的陆路以及途经塞浦路斯的海路。
英国国防部15日宣布派遣“卓越号”航空母舰和“堡垒号”两栖攻击舰前往中东地区,以便做好从黎巴嫩撤侨的准备。英国外交部当天也通知在黎巴嫩的英国侨民准备好旅行文件。
法国总理德维尔潘15日宣布,法国将保证有关海上和空中运输设施,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当天,法国开始向黎巴嫩方向派遣一架运输机、两艘军舰以及800名士兵,并租赁了一艘渡船,计划帮助希望离开黎巴嫩的法国侨民转移至塞浦路斯。
意大利国防部长阿尔图罗·帕里西已经下令,派遣一艘海军军舰以及两架C—130运输机前往中东地区。美国也在加紧拟订方案,为在黎巴嫩的2.5万名美国侨民提供撤离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