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4251票,排名第二)
[百姓心声]
茆庆坤(63岁南京市凤栖苑54号)
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是新形势下老百姓面临的三座大山。
韩兴荣(30岁重庆市)
治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救护车一响,几头猪卖光。
王艳平(36岁南京市双闸街道红旗村)
现在人人都说:穷人不生病,就如走大运。
陈大元(54岁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镇政府)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好学校大量招生,收取择校费、赞助费。
[记者点评]
搬掉压在百姓心口的“三座大山”
“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坦言。最近,半月谈在全国八省市组织的5000份问卷调查再次证明,“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在百姓关注的和谐社会十大热点中高居第二,已经成为压在百姓心口的“三座大山”。
医疗和教育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色彩,政府有责任为百姓提供良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百姓对高质量的医疗和教育的消费需求迅速升级,但是在社会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行业垄断等多重因素的包围下,目前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渐被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侵蚀。
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药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经过的程序太多,而几乎每个程序都被部门或者个人利用为“雁过拔毛”或者谋取私利的工具,加上监督机制的先天“贫血”和后天失灵,商业贿赂盛行。投机逐利的商人、渎职失守的官员和本应悬壶济世的医生构成的扭曲的“食物链”,使驱除肉身之疾的药品成了百姓难以下咽的苦果。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和区域差异扩大的背景下,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巧立名目花样迭出,远离社会公平。而面对刚性上涨的房价,城镇居民对小康的向往不得不演变为“房奴”的生活现实。富有者大建别墅,普通百姓则只能期待政府“安置广厦千万间”。
在百姓殷切的期盼中,国家对药品实施了近20次降价。为解决9亿农民看病难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定下了颇为紧迫的“时间表”,到2008年将在全国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进课堂,中央在西部打响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攻坚战,对广大农村贫困儿童实行“两免一补”,对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贴息的助学贷款;为了抑制房价,中央部委多次出台规定,打击炒房、投机和囤房行为,规范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推广经济适用房、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