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记者王冰 于浩):2006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9周年,也是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天津市市内六区在“八一”前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拥军活动,各部门、各基层单位纷纷走进部队营区、走近部队官兵,慰问驻津部队机关和基层连队,军地共叙鱼水深情,共话天津大发展美好前景。同时,广大官兵也来到社区,开展为民办实事、军民共建社区等活动,营造了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浓厚氛围。 和平区:智力拥军提高官兵素质
多年来,和平区把结合地域资源,加大智力拥军力度,加快驻区连队信息化建设,提高官兵素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作为双拥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军民共建中开展与自身特点和实际相适应的活动。该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电脑入班,信息到兵”活动,分别在新华职工大学和育才职业中专建立了2个计算机培训基地,先后投入10余万元,对407名官兵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强化培训,并全部取得了计算机国家等级证书。
|
|
和平区向驻区连队赠送电脑
|
为了不断优化部队育才环境,和平区在去年投资30万元向驻区连队赠送46台电脑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投入40余万元向驻区连队赠送电脑60台,实现了驻区连队每班一台电脑,每兵培训一次,为部队改善人才结构,提高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平区劳模协会和素有“津门第一哨”之称的武警二支队四中队自1995年起坚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10余年来,和平区劳模协会利用各种场合,为“津门第一哨”中队的战士们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20余场,近百名劳模做过报告,让战士了解劳模,领略劳模精神,为战士们树立了可学可敬的榜样。军地双方通过精神互动、岗位共建、共育新人,有效地促进了军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平区“十佳公仆”协会等一批社团和协会,积极发挥其政治、行业和技术优势,纷纷与住区部队建立共建关系。驻区子弟兵的热情和部队不断完善的物质文化条件,引发了部队官兵的学习热潮。
河北区:行业拥军有新举措首次命名公交双拥车
“八一”前夕,河北区双拥办与市公交一公司联合命名5条公交运营线路的100多部公交车为拥军车,并向驻区部队的基层连队的战士发放免费乘车卡。这是本市首次开通公交双拥线路,也是本市行业拥军采取的新举措。
据介绍,为让基层连队战士出行方便,河北区双拥办与市公交一公司达成共识,在5路、12路、27路、609路、842路开通了拥军车,体现了地方政府和公交行业对驻区部队战士的关爱。同时,河北区还率先启动了“武警进社区、共建平安社区”活动。月牙河街9个社区的200多名居民连日来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协防巡逻队,配合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编织起居民和谐生活的保护网。目前,巡逻部队执勤官兵先后在河北区抓获重大抢劫犯罪嫌疑人10余名,打掉偷盗团伙5个,涉及拦路及入户抢劫、盗窃电动自行车等多起案件,保障了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河北区有关领导慰问了驻津部队机关和基层连队,并向部队赠送计算机、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慰问品。该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组织拥军小分队深入部队营区、烈军属家中,为官兵、优抚对象免费查体看病、理发、修鞋、缝补浆洗、维修电器。
河东区:军民共建互办实事活动暖人心
近日,河东区有关部门对武警某部队等5个部队基层连队进行了慰问,并送去价值近3万元的自行车、数码相机、电脑、电视机和1万元慰问金。该区司法局还为部队官兵及家属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建立起对子弟兵进行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河东区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还向部队官兵减免有关法律咨询和公证律师费用;部分律师和公证员组成法律服务小组,深入部队为基层连队提供法律服务,确保军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此外,河东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八一”期间“军民共建、互办实事”5项活动。一是组织该区有关负责人深入驻区部队、基层连队和野外驻训部队进行慰问,为官兵们解决学习、训练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烈属、老战士进行登门走访;二是该区双拥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招工单位开展送岗位进军营活动,解决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做好驻区部队子女入学、入托工作,做到随来随办;四是充分利用军地双方科技优势,搞好龙头项目开发,做好促进军转民科技项目、专利技术的转化,并适时召开河东区促进军转民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转化信息发布、成果转让、项目洽谈、咨询服务等科技拥军宣传展示会;五是驻区各部队积极开展为“第二故乡”做贡献活动,军地双方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结对子、扶贫帮困助学活动。 河西区:“三百”活动进军营
河西区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着眼基层,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知识竞赛、影视展播、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浓厚社会氛围。为迎接“八一”建军节的到来,河西区全面启动了以“百家企业、百部优秀电影、百部经典图书进军营”为内容的“三个百”活动,为驻区广大部队官兵和军属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知识,受到各部队官兵的欢迎。
“八一”前夕,河西区广泛开展双拥活动,积极推动双拥工作向驻区民营企业延伸,充分运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开展军企共建活动,为部队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区双拥办、区工商联以及12个街道以“思想共建、智力共建、科技共建”为内容,共同组织全区100余家企业,深入驻区团以上部队和基层连队,为广大官兵送去节日慰问品,开展问需服务。区工商联给武警一支队安装4台空调,进一步改善了官兵们的生活条件;麦当劳有限公司、河西雅宣房地产公司出资,与桃园街办事处一起,慰问了天津消防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公安警卫局的官兵;佟楼副食商场、区水利局和实验中学等单位筹措资金1.4万元,为空军某部送去副食、饮料和电器商品;许多单位在慰问服务的同时,还为军嫂们送去了一批就业岗位,解除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同时,区双拥办把精心购置的百部革命题材优秀影片和百部经典图书,送到驻区所有基层连队官兵的手中。河西区以区图书馆为基础,以部队图书室为依托,建立了辐射全区基层连队的图书流通网络,实现了图书随时更新,满足了官兵们读书学习的需求。 南开区:军地互动,共建和谐社区
2003年,南开区首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也更激发了南开军民的“双拥”热情,提出了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三连冠的目标。去年,南开区出资近千万元,天津警备区出资200多万元,对天津警备区第二干休所进行全面整修和改造,军地合力共同打造“双拥共建”精品小区;今年,南开区将援建天津警备区761营院作为“双拥”工作和军地互办实事的一号工程,一举为天津警备区761营院新建3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1个足球场和1个训练场,铺设草皮近万平方米、植树67棵,并统一建立了科普橱窗和垃圾箱。
|
|
军地合力共同打造“双拥共建”精品小区
|
地方的深情厚爱大大激发了部队发挥优势、支援地方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队官兵们驻南开、知南开、爱南开、建南开,哪里最脏、最差、最累,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在军民共建文明小区活动中,部队官兵为小区居民普及《消防法》,提高居民防火意识;为老年人义务查体,讲解保健知识;主动认管津河两岸2000平方米绿地;出动“野战医疗车”上街免费为公安巡警、交警、综合执法人员及过往群众巡诊看病,送医送药。464医院、271医院和水上村医院利用暑期为天大教授、学生和区机关干部职工义务咨询体检,将健康送进校园和机关;2005年国防教育日期间,天津警备区的领导为南开区近千名师生和部队离退休干部作报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驻区各部队广泛开展“为军旗增辉”拥政爱民活动竞赛,以班为单位为社区优抚对象上门服务,清理小区环境卫生,维护小区治安,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谱写了军地共建和谐社区的新篇章。
红桥区:社区拥军服务小分队深入军营服务官兵
“八一”前夕,红桥区有关部门组织志愿者来到武警六支队一大队,为部队官兵送去了一万元慰问款和千余元的夏季防暑降温慰问品,志愿者们还为战士们提供了理发、缝补、修鞋和医疗咨询等服务。同时,红桥区根据军地两用人才的需求,在区、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开设了计算机、外语等培训班;组织科普知识大篷车进军营、文化知识进军营、科技图书进军营、艺术节目进军营、行业拥军进军营、法律维权进军营的“六进军营”活动;社区“老妈妈拥军服务小分队”深入军营为战士缝补浆洗,社区志愿者为部队维修家用电器、自行车。
为了深入开展“拥军优属”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爱国拥军意识,红桥区各街道利用社区报、黑板报、标语口号,宣传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以及他们为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和平、支援地方建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的国防意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拥军热情,形成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兴区强军的社会风尚。此外,驻区部队官兵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风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驻区武警支队派出官兵对咸阳北路街、咸阳北路福源社区和富里楼等旧楼改造片进行垃圾清理;汽车连与雷锋小学、学兵四队与咸阳北路小学、学兵二大队与红桥实验小学等共建单位开展了广泛的学雷锋活动;消防支队为佳园里小学师生表演进行出动、水带和塔项目等消防技能的表演,并讲解消防法规、火灾预防、火场逃生等知识,增加了师生的消防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