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将至,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对那些流浪在外、衣食无着的流浪儿来说,幸福或许仅仅是一顿饱饭,甚至是一个空饮料瓶。在天津市儿保中心里,那些被救助的流浪儿童,流着眼泪说着曾经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生活。 父母离异,“逃避”束缚
在天津市儿保中心明亮的教室里,13岁的小江一边摆弄着手边的作业本,一边低声的回答着记者的问题。
小江在8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吸毒进了监狱,母亲也在那一年和父亲离了婚。法院将小江判给了妈妈。
妈妈把小江交给姥爷照顾,平时很少见面。小江整天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他经常逃课出去玩,性格也越来越叛逆。小江说:“喜欢喝酒的姥爷经常打骂我。”直到今年2月份,小江再也承受不了姥爷的打骂,独自一人从家里跑了出来,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第一天夜里,他睡在公园里冰冷的石凳上,第一次体会到了恐惧和孤独的滋味,蜷缩着身体挨到天亮。
在流浪的日子里,他靠卖废饮料瓶度日。小江几次想到过回家,但一想到挨打,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有一天,他偷偷回过一次学校,并没有进去。在学校门口,他碰上了以前的同学,并和昔日的同学们无忧无虑的玩了起来,在这短暂的几个小时里,小江忘却了一切的烦恼,忘却了自己每天的生活,好像回到了幸福的童年。
直到有一天,他在大街上拣瓶子的时候,一位妇女告诉他在天津救助站可以获得帮助,他终于挣脱了半年多的苦日子,来到了天津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这里成为他温暖、暂时的家。
在整个交谈中小江一直低着头,流着泪,当问到想不想妈妈的时候,小江的眼圈红了,“我出来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妈妈,不知道她会不会惦记我,有没有四处找我。”小江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他说,“现在一切都挺好的,有吃有住,还可以念书,只想先在这呆几年,等大一点了就出去打工养活自己。” 父母双亡,背井离乡
5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1年前母亲因肝癌也离开了他,14岁的李超从此便成了孤儿。母亲在临终前把李超托付给了叔叔。李超的叔叔有两个孩子。叔叔没有让他上学,而只是让他干些农活,帮着收拾家务,侍候两个哥哥。他觉得能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可事情没他想的这么简单。慢慢地,叔叔一家人开始看他不顺眼,打骂也成了常有的事。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他,带着母亲临终前留下了400元钱,随便买了一张火车票,头也不回地走了。不知道坐了多长时间的火车,他从石家庄辗转到了北京,最后来到天津。这时,他从家里带出来的400块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他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吃馒头、喝海河水、睡公园。他说:“我自尊心很强,受不了别人怜悯的眼神,更不愿意去乞讨”。一次,一位好心的退伍军人给了他20块钱,并嘱咐他小心上当受骗,可没过多久,事情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一天,他买了东西正要吃,一个20多岁的青年走过来找他要钱,不给就对他拳打脚踢。这时,一个“好心人”搭救了他,并请他到旁边的小饭馆里吃了一顿。他很感谢这个搭救他的人,并说以后要加倍报答。“好心人”问他愿不愿意为自己干活,而且管吃管住。这时,那个欺负他的青年突然出现了,李超顿时明白,他们是一伙儿的。在这些陌生人的强迫下,李超帮他们偷钱。
第一次没有偷到后,李超趁他们买东西的时候跑掉了,而且是往人多的地方跑,但就是没有想过回家。 家庭溺爱,不想读书
在儿保中心的操场上,王虎很轻快地滑着旱冰。他是这群孩子里最爱笑的,但经历却和其他的孩子有所不同。王虎的家是温暖的,父母对他是百般的呵护,爷爷奶奶也视他像掌上明珠一样,是家里的“小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怎么还会让他流浪呢?这立刻引起了记者的疑问。他是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从家里出来的,在学校的时候,他对学习特别反感,成绩总是倒数几名,并不是脑子笨,就是不想学习。为此,望子成龙的父母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特别着急。不光如此,他在性格上也愈加的叛逆,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吵闹闹,遇到点不顺心的事就耍脾气,不吃不喝,父母拿他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慢慢地,他接触到了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念书,就可以养活自己。最后,他不愿再承受父母在学习上给自己的压力,为了自己憧憬的新生活,坐火车离开了家,那年他12岁。在外漂泊的时候,王虎从周围孩子那里学来了一些像偷钢筋等小偷小摸的事,使他越来越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
关注流浪儿群体
记者在追踪流浪儿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儿童流浪的原因都十分雷同。天津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负责人王鹏介绍,天津市儿保中心从2003年成立以来,每年都要救助1000余名流浪儿,其中12岁到15岁的占绝大多数,他们受教育的水平低,常常只上到三四年级,还有的根本就没上过学。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贫困已不再是造成儿童流浪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孩子因为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流浪。王鹏介绍,现在收留的孩子中,因为家庭问题导致流浪的要占到七八成。首先是以单亲家庭的孩子居多,父母离异,对孩子打骂都造成很多孩子从原籍外流;其次就是对学习的逆反和家长在学习上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很多孩子由于自尊心强,承受不了别人的指责,或是根本对学习没兴趣,干脆一走了之;还有就是家庭本身的贫困,孩子通过电视等媒介了解了外面的花花世界,觉得可以出去挣大钱,改变自己的生活,家里又疏于管理,导致他们的流浪。另外,最近几年中,很多很小的流浪儿出现在城市中繁华的区域,从事非法活动,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被人从家乡骗出来,到外面从事偷盗、抢包等非法活动,他们的背后有相应的组织来操纵。近年来,我国流浪儿童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最新统计数字由2005年的11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5万人。今年,国家19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国家越来越重视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前不久,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的两位官员在国家民政部救助管理处王素英处长的陪同下,对天津市儿保中心进行全面考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据了解,此次援助项目的内容是对儿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准备将援助项目选择在天津。在国家“十一·五”的发展规划中,未成年儿童的保障体制也已经列入其中。关心和救助流浪儿童,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