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为刮过奖的不同饭店“二手发票”,滨江道有小贩专门挂牌回收。
某洗浴中心向客人提供的发票都是来自于全市各区饭店的餐饮发票,当顾客纳闷这些发票的来源时却无意中发现,滨江道上竟然有人专门挂牌收购餐饮发票。虽然局外人谁都没有证据说出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但这一收一送之间的联系确实耐人寻味。 洗浴中心只给二手餐饮发票
武先生是河北区某洗浴中心的常客,基本上每周都会光顾一次。说起去洗澡却开出餐饮发票的事,武先生说,他曾经就此事多次询问过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员,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
“我是在11月份发现这个问题的,因为这家洗浴中心离家比较近,而且里面设施比较干净,价格也不贵,所以那天我便邀请两位老乡一起光顾。当时,我们三人大约消费80元,结账时我要求服务员给发票。”武先生说,在等了几分钟后,一位服务员拿出几张发票递给他,其中面值主要是5元和10元的。当时他也没多看,就把发票揣进了口袋,回家后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发票的刮奖区都已经被刮开,而且根本不是洗浴中心的发票,全是餐饮发票。根据发票上加盖的公章来看,这些发票来自于市内不同的几家饭店,有北辰区的,也有和平区的。
武先生觉得非常纳闷,于是在几天后再次光顾这家洗浴中心时,又特意找服务员要了发票。拿着要来的发票,他仔细看了又看,果然服务员给他的发票和上次一样,依然是餐饮发票,不过发票上加盖的公章与上一次的又不一样了。
拿着这几张已经刮过奖的“二手发票”,武先生找到工作人员询问原因,而工作人员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武先生问得急了,服务员干脆告诉他,洗浴中心只能提供这样的发票。
自从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武先生每次到这家洗浴中心消费时,都会要发票保存下来。几次下来他便发现,这些刮过奖的“二手发票”来自于不同的饭店,不仅面值不等,新旧程度也不一样。由此,武先生判断,这些发票很有可能是洗浴中心从其他什么地方收来的。后来,武先生注意到,不单给他的发票都是餐饮票,这家洗浴中心给其他客人的发票也都是餐饮票。武先生认为,洗浴中心的这种做法和直接偷税漏税没有什么区别。
全市哪的餐饮发票小贩都要
就在武先生发现洗浴中心向客人提供餐饮发票后不久,无意中看到滨江道上有人挂牌专门收餐饮发票。按照读者提供的情况,记者对滨江道上收发票的小贩进行了暗访。
挂牌收餐饮发票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穿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口罩,面部捂得很严实,只露出两只眼睛。在他的身边放着一块折成V字形的硬纸板,纸板的两侧用红色的笔写着“收售饭店餐饮发票”几个大字。
可能是因为综合执法人员对金街的管理比较严格,这块V字形纸板大多数时间都是被男子夹在腋下,只有当执法人员离开时,才被放到地面上。别看这块纸板不太引人注意,但还是不时有人上前询问收购价格。
这名男子向记者介绍,目前餐饮行业专用的有奖发票和手写发票都在他的收购范围之内。有奖发票的收购价格与面值有关,如果发票的刮奖区没有被刮开,按照面值的4%收购,如果数额比较大,可以优惠到5%。如果刮奖区已经被刮开,那么收购价就低一些,一般在1%—2%之间。手写发票最好是空白的,如果已经写有金额和日期,收购价格同刮开的有奖发票相似,可能还会低一些。至于到底是哪个区的饭店发票,这名男子表示哪个区的都可以,而且最好是有奖发票。
男子还说,到他这里来卖餐饮发票的人很多,少的一两百元,多的有几千元。
那么,他收购这些已经用过的餐饮发票干什么,到底有什么用呢?对于记者的追问,这名男子避而不答。他一再表示,自己也是替人打工,至于老板收回去到底有什么用,他也不知道。不过这名男子也透露,估计都是卖给那些饭店或是其他服务行业了,否则普通人要它也没什么用。
根据武先生提供的情况,以及实际的暗访情况,记者就此事咨询了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不管是向客人提供餐饮发票的洗浴中心,还是公然在路边挂牌收购餐饮发票的小贩,他们的行为都已经涉嫌偷税漏税。目前,武先生和记者已经将此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相信很快便会有一个最终的调查结果。
发票的故事Ⅱ
大约在两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发票的故事》,那时餐饮业有奖发票正在全国风靡,而天津也顺应潮流般地赶了这趟时髦。发明有奖手撕发票的人肯定是个天才,因为这东西很“简约”,一撕一刮,不用写字,傻子都会用;但是这东西不“简单”,它充分利用人们的“财迷”心理,让顾客无意中去做“协税光荣”的事情。几年过去了,这个天才的发明一定让不少习惯偷税漏税的商家叫苦,也让不少刮出五块钱的顾客惊奇,但是任何发明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道魔之争将永无休止,这不,《发票的故事》续集开始了。
有奖发票刚露面时,有人对它抱的希望不亚于彩票。某某吃一顿饭刮出十顿饭钱的故事大家想必都听过的。由于期望值极高,因此下馆子除了吃饭和买单,一定还得要有奖发票,服务员找借口不给,顾客冲冠一怒的故事大家想必也听过的。顾客要发票的热情越高,偷税漏税的难度就越大,因此某些商家肯定很头疼,税务部门肯定很高兴。
但是时间一长,顾客们发现吃饭刮出五块钱的几率并不比买彩票中五块钱的几率更大,所以,除非是报销,人们“协税”的决心开始动摇。这时候,偷税漏税者的机会来了。他们开始用各种小利小惠,攻克顾客的心理防线。比如,一听要发票,有的服务员会立刻说:“如果不要发票,我就把您的零头抹了,154,只收您150。”而有的饭馆干脆形成制度,要发票的照价收款,不要发票的赠送可乐两听。这种做法明摆着是让顾客着他的道儿:你是要手拿把攥的两听可乐呢,还是去刮那莫须有的五块钱呢?结果常常是,小便宜摆在眼前,人们也就顾不得什么光荣不光荣了。
为了小利,不光荣也就罢了,问题是,同样为了小利,有些人还干起了可耻的勾当。某洗浴中心开发票,开出的竟是刮完奖的餐饮票!更离奇的是,这餐饮票竟然是从顾客手中以极低的价钱收购来的!顾客吃饭索取发票,刮完奖卖给发票贩子,发票贩子再将旧发票卖给商家,商家再把旧发票交给顾客去报销——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轮回:顾客以“协税光荣”的名义得来发票,再为了百分之几的小利,去协助商家偷税漏税!而在这个轮回之中,有奖发票因其“简约”的特性,反倒成了偷税漏税者瞒天过海的帮凶!
一项天才的发明就这样被亵渎,被利用了。换言之,这件当初被认为是道高一丈的新鲜事物,如今遭到了魔的反击。手撕很方便,可是倒卖起来也方便;有奖能吸引顾客,能卖钱也能吸引顾客。
怎么办?是重返手写发票时代,还是增加返奖率,让顾客刮出比五块还多的钱?不法分子已经发难,希望税务部门尽快出招,我们期待发票故事的下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