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本报在搜房网“新社区新新闻”论坛开通了第二个“过年”互动话题——邻居之间还要不要拜年?这一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无论是支持拜年者还是反对拜年者,都充分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在大家的争论中,记者发现,其实人们并不是忽略了邻里之间拜年这种沟通形式,只不过希望拜年不再只局限于登门“寒暄”,而是能有更多新鲜、时尚的方式出现,从而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是否该拜年?网上大PK
昨天,网友的投票结果显示:支持邻居之间拜年的人占60%以上,而反对拜年的人比例有所增加,占到了30%以上。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记者发现,很多支持拜年的网友都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网名为“angel76”的业主说:“我觉得应该拜年,这会增进邻居之间的感情,增加年味儿。但拜年应注意‘度’,不要在邻居家呆得时间太长,以免打扰人家,更不要破坏邻居家的环境卫生。”网名为“sunnytear”的业主则表示:“拜年也可以创新形式嘛!没必要非得传统地敲门寒暄几句拜年,可以组织楼里的邻居一起联欢、聚餐或搞点活动啥的,既能增进感情,又能增添过年气氛。当然,一定要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
同样,一些反对串门拜年的网友也说出了自己“拜年”的方式。网名为“wangshuli”的网友就表示:“新邻居都不太熟,现在的人们不大喜欢串门了,见面打招呼拜个年就行。另外我们都是在论坛里拜、QQ群里拜、手机里拜。现在同事间基本都不串门了,连老同学都是团聚一次就算拜年了,所以邻居之间也没必要拘泥于传统的拜年形式。”
拜年新方式您自己选择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网友们都一致认为,拜年方式也应该创新,不能过于古板和守旧,更不能打扰邻居休息和生活,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和邻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采用何种方式拜年。在探讨中,网友们也提出了一些新型的拜年方式。
1、打电话拜年。
2、发短信拜年。
3、碰到了打招呼拜年。
4、在小区“业主论坛”里拜年。
5、在QQ、MSN上拜年。
6、组织聚餐、唱歌等活动,通过此方式拜年,增进感情。
专家观点:拜年不应太刻意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等发生改变,这种习俗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实,邻居之间拜年不应该过于刻意,形式也不一定拘泥于串门。在楼道里碰见了,互相拜个年、问候几句,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与和邻里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邻里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过年这几天。另外,现在人们过年的方式比较多元化,有的人会在家里休息,有的人会外出旅游,还有的人会从事一些休闲、娱乐活动,贸然登门拜年也许就会打乱人家的计划与安排。其实,拜年与否应该给大家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随意一些,每个人都会更舒服。(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民俗专家 罗澍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