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天津“专精特新”专板正式上线
· 2024年书香天津·全民阅读18日启动
· 都市报道60分 (2024-04-18)
· 拉美地区登革热持续蔓延 疫情防控面临诸多挑战
· 务工者从“马路边”走到“市场中”,零工市场“从零到灵”
· 【图解】一季度天津市经济运行数据
· 新闻发布厅:推动新时代行政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 陈敏尔在全市盘活存量工作交流推进会上强调 进一步盘活用好存量资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喻云林王常松陈辐宽出席
· 【海河观察】开年即开跑!一季报看天津的制造、智造与质造……
· 江西:鄱阳湖水位上涨 通江水体面积超2500平方公里
 

李振声曾请求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中除名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4-04 15:48
 

 

  独家报道——

  因为他,中国的小麦产量猛增150亿斤,本刊专访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李振声,不愿做科学界的英雄

  2007年2月27日,随着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的揭晓,李振声先生原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乱了。一拨又一拨媒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要与李老近距离接触,却被生性低调的他一一拒之门外。

  但转过身,他却一再叮嘱助手,与研究所学生的座谈一定要尽快落实,他想和学生们多多接触,尽可能地将自己50余年的研究成果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李老也并不是绝对的“铁面无情”,在记者多番恳请下,他终于答应在第二天的座谈前给记者留出一些时间。

  50万元捐款风波

  3月6日,北京学院南路一栋普通的高层民宅里,记者敲开了李振声的家门。眼前的李振声头发花白、一脸慈祥,低沉的嗓音露出疲惫。简单寒暄后,李振声习惯性地坐到电脑前,而我们的话题,自然由这次获奖开始。

  按照惯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能拿到国家授予的500万元奖金,其中50万元属个人所得,其他部分为科研经费。于是,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带着无比艳羡的眼光,想要看看这些科技精英们怎样支配这笔“巨额财富”。今年,就在获奖的当天,李振声便公开表示,“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所以,我已和单位说好了,将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

  赞成者将李振声视为偶像,而反对者却说,李振声的这一举动,会抬高人们对获奖者的期望值和人格标准,使今后获奖者在奖金处理上陷于两难境地。甚至有人公开质疑,认为李振声纯粹是为了出风头。

  “我觉得这样的讨论真的很没有必要!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躲不开耳边的纷扰,李振声一脸无奈。他怎么都想不到,这样一个在自己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举动,竟会引来争议。“事实上,攒点钱也不容易,要是自己经济拮据,我也绝对不会捐。而我每个月工资有1万多元,老伴是研究员,也有3000多元的月薪,除去日常的开销,不需要花什么钱。如果这笔钱真的能为学生们做点什么,身为老师,我真的很高兴!”

  比起很多人,穷孩子出生的李振声对那些贫困生,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

  一次考试改变一生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北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靠耕田劳作养活四个儿女,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但父母深知,只有读书才有出路。于是,从私塾到学堂,李振声靠着亲戚的资助一直读到了高中二年级,一心向往日后当上小学教员。

  或许是命运眷顾,李振声偶然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的一个招生广告——免费食宿。“既能上学还有饭吃?这是我小时候从没想过的。”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振声报考了山东农学院。他没想到,这一考,考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让他萌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念头的,却是一次假期。那时候在北方农村,很多人都有一个盼望,那就是天天都能吃上白面。当时,人们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大豆等,相比之下,小麦单产低,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在李振声的老家,乡亲们一直沿用当地的老品种进行耕作,往往忙活一年,收成也不理想。于是李振声带回了学院农场培育的几个优良品种,并拿自家的田地做试验。最初,乡亲们很怀疑,可到了6月,眼瞅着李振声家田里的麦穗沉甸甸,他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登门来换种。

  打那以后,李振声每次回家都会带上新的麦种,返校时再包一些家乡的土壤回去研究。几十年过去了,淄博乃至全国的很多地方都种上了他参与研究的麦种。

  攻克“小麦癌症”

  1951年,李振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5年后,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那一年,他25岁。

  李振声到达杨陵那年,我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麦田里一片黄,叶片上全是锈粉一样的东西。李振声和同事们到田里巡查,转一圈出来,蓝裤子竟变成了黄裤子。

  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它的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生将大面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50%,甚至绝收。那时,因病减产的小麦数量达100多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

  看着许多农民对着染病的麦苗失声恸哭,李振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下决心:必须要和病菌赛跑!

  在北京时,李振声曾经收集种植过800多种牧草,这一次竟派上了用场。“小麦有5000年的历史,一直是人工栽培,抗病能力弱。而牧草则是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自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抗体基因,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如果把它的抗病能力转移到小麦上,不就能大大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吗!”李振声提出了自己大胆的设想,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小麦和牧草是远缘,让小麦的后代获得牧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为了得到最优质的小麦品种,李振声要从成千上万株小麦中挑选出一株最好的进行繁育。杂交,筛选,再杂交,再筛选……一晃8年过去了,他所期待的小麦优良品种还是没有培育出来。

  那段日子,我的压力最大。非议接踵而来,李振声甚至受到“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责难和批评。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坚持。

  1964年,机遇终于出现。就在小麦收获期到来前,接连不断地下了40多天雨。等到天气突然暴晴时,一天之内,几乎所有的小麦全部干枯了。在1000多份杂交品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只有一个品种还保持着金黄颜色——“小偃55”(小麦和牧草的杂交品种),在阳光的照耀下,它舒展着叶片,一片耀眼的金黄。

  眼前的景象让李振声兴奋起来,多年的苦功终于见到了成效!带着“小偃55”,李振声和同事们投入了新的研究。几年后,它的杂交成果“小偃6号”诞生,凭借其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质,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一时间,陕西农村里流传开了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李振声自己也笑言:“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更要谢谢给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到目前为止,“小偃6号”系列及其衍生品种多达50多个,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超过150亿斤。

  “我请求不参加评选”

  从1956年到1987年,这31年中李振声一直在地方做农业科研,从未离开土地。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为他的科研报告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85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3年徘徊不前,而人口总量却增加了5000多万,粮食供给会不会出现危机?李振声接受政府指派,带领中科院的农业专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研,得出的结果令人欣喜。

  “我们预测,如果我国粮食要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李振声随手拿起桌上的笔,在一张白纸上比划。而事实是,6年后,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的时候,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达到504.8亿斤,与原来的预测十分吻合。

  数据的精确让人赞叹不已。于是,在1991年-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又一次徘徊局面出现时,李振声再次被委以重任。1995年,他写了题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具有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潜力,总量将由9000亿斤增长到1万亿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

  然而,就在李振声提出这份报告的同时,一本由美国人莱斯特·布朗撰写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出版,引起了很大轰动。

  3年后,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如李振声所料,达到1.02万亿斤的预计目标,但此后却破天荒地连续5年减产。李振声自觉肩上的压力特别大,作为农业科学家,他说,中国人必须证明: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

  经过科学分析,李振声发现,我国粮食减产,70%以上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不到30%的因素是粮食单产的下降,即政策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他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的这一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及时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到2006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9949亿斤。

  在2005年4月召开的博鳌论坛上,李振声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轨迹为依据,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的演讲,对莱斯特·布朗的观点做出有力回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算上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已经先后获得了六项国家科技大奖。在旁人看来,这可能是难以企及的荣誉,但带给李振声,除了欣慰,还多了一丝隐隐的不安。

  “听说您曾经主动请求不参加此次评选?”

  沉思片刻,李振声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将一封写于2005年12月23日凌晨的邮件打开,信是写给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科技处处长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想到‘国家最高奖’,我就感到自己还有较大的差距,心中有些不安;如果是接连受奖就会更为不安,并且会变成一种心理压力。为此,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如有可能,我请求从候选人中去掉我的名字,不参加这次评选。”

  “但您为它付出了那么多,得奖也算是对自己付出的一种肯定啊!”

  李振声抬起头,浅笑道:“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说过一句话,‘科学界需要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我非常赞同。如果说得奖是对我成绩的一种肯定,那肯定一次、两次也就足够了。其实,表扬也好、不表扬也罢,我都会一样用心地去工作。与其将一个人的表扬集中起来,不如多表扬另外一些人不是更好吗?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背景资料

  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得奖者不超过两名。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至今,已有10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和李振声,而2004年该奖项出现首次空缺。

  李振声:中科院院士,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

稿源 《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 郑津
 
李振声院士支援西部潜心小麦育种研究   07-02-27
中科院院长致信祝贺李振声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07-02-27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07-02-27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新股申购:山东如意(002193) 武汉凡谷(002194)
新股中签:中国中铁首发A股网上发行中签结果
张道达:老法师看盘 等待决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项重大工业项目陆续启动 总投资1088亿
天津福利彩票双色球全国开奖公告第2007138期
续谈雅帅 欧洲选外援 泰达加速新赛季准备工作
卢彦何杨吴泽上榜 泰达一线队挂牌名单增至七人
易建联"捡"1个篮板保证胜小牛 赢回小K教练信任
火箭狂胜掘金止住连败 姚麦发威秘诀赛前"密谈"
世预赛20强抽签揭晓 中国不幸进入“死亡之组”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考古专家“破获”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图)
月球“玉照”将公布 中国航天测控获四大突破
受诅咒宝石在英国展出 历任主人连遭噩运(图)
科学家揭开雄性进化更快之谜:遗传方式简单
蔡少芬陈法蓉买家具筑爱巢 断背恋情曝光(组图)
《南京!南京!》剧照曝光 女主角秦岚自叹赔钱
小S再产一女 小Lily像极了小S小时候
乱弹《色,戒》——无人不冤 无情不孽
小S生完嘴馋 黑人范玮琪带甜甜圈探望(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