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据一些网站、报纸等媒体报道,我国从日本进口的两个名为“越光”和“一见钟情”品牌的大米,即将于7月下旬分别以人民币93元和87元一斤的价格,在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同期上市。此次进口日本大米,将宣告自2003年来我国以“可能携带新的病虫害入境”为由停止从日本进口大米禁令的结束。
从各论坛网民的强烈反响来看,与日产电器、汽车等产品在中国长盛不衰相比,这次进口24吨日本大米在中国销售一事,能够引起国人的较大的关注和争论,并不是大家的小题大做,为何?我个人认为,撇开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单以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些日本天价大米,的确有一些地方不那么让人好懂。
一是进口天价大米让谁来吃?既然是大米,我们首先就想到的是吃。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广大群众的温饱已得到了解决,但是,就目前来说,在消除贫困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这些天价大米是让谁来吃的呢?据报道,这种东瀛泊来大米是不会面向普通国人销售的,而是专供北京、上海的高收入者和高级餐厅所用。其实不说大家都很清楚,北京和上海,一个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是国家的经济、金融中心,有钱人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仅为这少数的有钱人的个人享受(有人算过一笔帐,按一人一天吃一斤来算,这24吨大米也仅为不到5万人一天的消费),进口这区区的24吨大米是否值得?是否很有必要呢?据说在日本国内,日本人除了自己国家生产的大米以外,其他国家的米几乎不吃,而我们的做法呢,是否与日本截然相反?
二是出口价格是否定的过高?93元、87元一斤的大米我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不是说来自日本,我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我们知道日本货贵,但是也没有见过贵得这么离谱的,24吨大米,总金额为11万美元。拿吾等老百姓吃的上好的5块钱一斤的黄河大米来算,93元一斤的日本大米竟是其价格二十倍以上,一天的工资也只能供全家吃一顿大米了。尽管如今是市场经济了,尽管这一行为属于市场行为,尽管花这11万美无对两国改善关系会起积极作用,但是,仅就价格方面仍然有让人认真思考的地方。这93元一斤的大米是否物有所值?是否定价过高?既便这大米真的是童叟无欺、物超所值,难道日本就没有与我国大众消费水平相当的大米了吗?花同样的钱进口更多的价廉物美的大米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能让吾等大众都能够尝尝洋荤、打打牙祭难道不行吗?
三是日本大米果真就比中国大米好那么多吗?我不是大米方面的专家,除了知道大米具有能填饱肚子的功能外,对大米其他方面的知识尤其缺乏,因而对日本大米到底比国产大米好多少倍的事不好妄下定语。但我还是对此表示怀疑。在我的印象当中,国内畅销的河南产的黄河米、东北大米和江苏的大米等都很好吃,也很有名气,但是这些大米就是否与日本国的大米有这么大的反差?难道日本的大米就真的比国内的大米好那么多倍吗?我们常听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次又知道了外国的大米就是香。哎,既然不是北京和上海的富人,就不妨说一些吃不到葡萄认为葡萄酸的话来。真不知这些代表13亿国人“米西”日本天价大米的同胞们,从这泊来的天价大米中能品出什么味道?是否就真的如这些大米的价格一样,吃出20倍于国产大米的幸福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