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万顷的渤海湾西岸,坐落着一个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它就是被誉为渤海明珠的天津港。
天津港是天津市的最大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5年6月2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对滨海新区提出了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要求。作为打造“两个中心”的核心载体,天津港站在了又一个发展的新起点上。
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是中国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及中亚国家在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也是欧亚大陆桥东端的最佳桥头堡。它是中国第一大焦炭出口港、第二大煤炭出口港、第四大外贸铁矿石进口港和第五大集装箱港。
近年来,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以每年一至四千万吨级台阶的罕见速度递增,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2004年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两亿吨大港,跨入世界十大港口之列。
十几年前,天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滨海新区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滨海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区域服务作用明显提升。2005年,滨海新区进入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
作为滨海新区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载体,我们天津港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四个服务”:我们要为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要为天津市的现代物流、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配制造业、现代冶金、进出口贸易、旅游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服务,要为天津的对外开放和优化投资环境服务,要为滨海新区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面对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天津港人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把天津港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国际深水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标。
为实现既定目标,天津港人制定了“南散北集”的发展战略:在南疆港区,重点发展原油、煤炭、铁矿等大宗散货运输,配套建设散货物流中心;在北疆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配套建设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在东疆港区,形成33平方公里新的发展空间,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群和物流加工区。
在新的发展规划中,天津港人正在着手建设十大工程。工程包括:建设25万吨级深水航道;在北疆和东疆港区建设由16个大型集装箱泊位组成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群;建设包括30万吨级原油码头、液化天然气码头以及专业化煤码头、铁矿石码头在内的南疆大型散货码头群;辟建集港口功能、出口、轻加工、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功能于一体的东疆保税港;建设邮轮母港和汽车中转港;建立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及电子口岸;续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续建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新建连接东北亚和中西亚的海铁换装中心;新建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
通过十大工程的建设,天津港将在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交通枢纽、现代物流、贸易和港航信息四大功能的基础上,新增航运服务、国际中转、出口轻加工和航运研发四大功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在筹集十大工程所需资金的过程中,他们将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天津港的国际化步伐,使滨海新区真正成为海纳百川、万商聚集的创业热土。
在新的形势下,天津港集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思路和工作创新、科技和管理创新,逐步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港口集团。
在港口发展中,天津港人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天津港发展目标提供动力源泉。同时,充分重视人们对环境的更高需求,不断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绿化美化港区环境,努力建设人文和谐、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国际化港口,使天津港成为滨海新区的一个绿色生态新亮点。
昔日辉煌俱往矣,而今迈步从头越。借助于高标准地制定港口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港口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推进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这六招棋,到2010年,天津港将完成“五个提升”,实现“五大跨越”:
一是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亿吨提升到3亿吨,集装箱突破1000万标准箱,实现港口规模的新跨越;二是从10万吨级的港口提升到30万吨级的国际深水大港,实现港口等级的新跨越;三是从劳动密集型港口提升到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港口,实现装备、设计水平的新跨越;四是从港口功能比较单一提升到多功能、全方位服务,实现港口功能的新跨越;五是从港口发展与环境改善不尽协调提升到港口发展促进环境改善,实现港区环境的新跨越。
完成五个提升,实现五大跨越,天津港必将为天津滨海新区、为天津市和国内广大腹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