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背景资料: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记者徐晓蕾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日在莫斯科与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祖布科夫举行会晤,这是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是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同江泽民主席共同宣布建立的。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两国政府首脑将每年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及时交换意见。 1996年12月,首次中俄总理会晤在莫斯科举行,双方决定成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并下设经贸、能源、运输等分委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委员会的中、俄方主席。委员会在政府首脑会晤前夕召开会议,以协调该定期会晤机制的顺利运行。从此,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每年举行一次。 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建立,促使中俄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和人文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加深,极大地推动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两国总理的会晤内容及其主要成果包括: 2001年9月8日,朱镕基总理和卡西亚诺夫总理在圣彼得堡举行第六次会晤,并签署联合公报。 2002年8月22日,朱镕基总理和卡西亚诺夫总理在上海举行第七次会晤。双方就加强相互协作、反恐、缓和热点地区紧张局势等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2003年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和卡西亚诺夫总理在北京举行第八次会晤。双方一致认为在发展两国双边经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应扩大两国在人文领域的合作。 2004年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和弗拉德科夫总理在莫斯科举行第九次会晤。双方在友好、合作的气氛中总结了过去一年中俄合作的成果,研究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确定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 2005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和弗拉德科夫总理在北京举行第十次会晤。双方签署了经济、教育、卫生、银行等领域合作的8个文件,发表了《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2006年11月9日,温家宝总理和弗拉德科夫总理在北京举行第十一次会晤,并共同出席中国“俄罗斯年”闭幕式。双方签署了有关能源合作、金融保险合作以及新闻交换等方面的17个文件。 | | | “中国年”让更多俄罗斯人了解中国 新华网莫斯科11月4日电 (记者 耿锐斌)从经济快速发展的长三角地区到充满神秘色彩的雪域高原,从被游客视为度假天堂的海南岛到即将迎来奥运会的首都北京,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通过俄罗斯“中国年”,了解到了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点击详细
文化交流——俄罗斯“中国年”的华彩乐章 新华网莫斯科11月5日电(记者王丹蒂 刘轶芳)俄罗斯“中国年”在举办了200多项各类活动后即将圆满谢幕。其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贯穿始终,向俄罗斯民众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点击详细 “国家年”助中俄经济合作加速腾飞 新华网莫斯科11月5日电 (记者 刘洋)中俄“国家年”活动即将结束,沐浴“国家年”春风的中俄关系在经济领域成果丰硕。在中俄“国家年”活动中,双边贸易额连续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国经济多领域、全方位的互动发展如火如荼,中俄经济合作在两国政府、企业及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加速腾飞的势头。 >>点击详细 真情牵手写新篇——中俄人文合作开新局 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廖翊)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即将在莫斯科举行。这一承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致力于中俄两国人文领域交往的组织已走过7年的历程。 >>点击详细
综述评论 俄罗斯"中国年"取得丰硕成果 俄罗斯人缘何喜欢“中国年” 双方评价 中国驻俄大使:俄罗斯“中国年”获巨大成功 俄领导人高度评价俄罗斯“中国年”成果 俄第一副总理高度评价俄罗斯“中国年” 俄官员说中俄互办“国家年”达到主要预期目标 专访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记者:我是唯一一名全程参加了中俄友谊之旅的记者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中国年"是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机会 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主任: 俄罗斯"中国年"成为中俄深化经贸合作新契机 吉林省省长:“让地区互动为中俄经贸合作增添活力” | | >>>>更多内容请关注国际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