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照顾的吴某仍留在重症看护室由医护人员照顾 民政局:应向其户籍所在地政府申请救助 本报讯(记者曹嘉秋)“病人脑干出血,有人将其送到医院就失踪了,快一个月了,没人管。”近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向本报反映,经常有这样的患者“赖”在医院,有的甚至长达半年之久,医院没有一点办法。 病情稳定却迟迟不肯出院 11月15日,在江夏打工的河南籍民工吴某脑干出血晕倒,被工友送到江夏区人民医院救治。由于当时病情紧急,医院在接到病人之后就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其抢救治疗。救治过程中,送吴某来的工友悄悄走掉,再也没有出现过。 “因为是脑干出血,病人一直昏迷不醒,我们向医院上级申请,先保证治疗。”医院神经内科王主任介绍,11月18日,吴某从重度昏迷中醒过来,可是吐字不清,也说不清楚情况,医院只好把他转到重症观察室继续救治。 11月23日,吴某已经完全清醒了,可除了自己的名字和租房地址外,他什么也不愿多说。“家里没有人了,就我一个,我就想在这里,不想出去。”无论医生怎么和他做工作,吴某都只回答这句话。 “脑干出血有70%以上的死亡率,现在他的情况已经很稳定了,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但是由于没有人照顾,医院也只能让他继续留在观察室让护士照看。”王主任说。 医院几乎成编外救助站 “今年医院已经碰到了五六个不支付医疗费,赖在医院不肯走的病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左科长介绍,“一年下来,这类病人拖欠的医疗费用约有上百万元。” 左科长说,几乎每个科室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住了一段时间院,借口出去走走,出去买点东西就溜了。“你要查留底资料,有些人填的地址都是错的,到他们家去找屋子都是空的。” “更有些拖欠医疗费的病人干脆继续呆在医院,你问他,他什么都不说,还有一些病人至今没脱离危险却无人过问,只能住在重症救治科,日常护理都是医院护士义务照顾。”对此,医院急救科室的一位医生无奈地表示,医院快成了编外救助站。 医院呼吁>>> 希望政府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对于这些外来特殊人口的看病问题、以及‘医赖’们拖欠医疗费、占用医疗资源,医院至今没有较为有效的对策。我们希望能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机构,代医院追索医疗费,同时形成健全的追索医疗费机制,包括借助司法力量来协助解决。”江夏第一人民医院宣传科一位负责人表示,医院被拖欠医疗费的问题,不是哪个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来关注这个问题。比如政府可设立救助这类病人的专项基金,这样既可保证病人的治疗,又可保障医院的发展;还可以设立专项的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向这个组织捐款,毕竟社会上有经济能力的人也多。 部门回应>>> 应向其户籍所在地政府申请救助 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律师范金国表示,有些人拖欠医药费的确是因无力支付,虽然医院碰到拖欠医疗费的病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可因为这些人无经济能力,法院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 江夏区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员介绍,民政部门对于救助的对象是有一定条件的,目前,对本地居民的救助有一定保障,但对吴某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即不是武汉市常住人口,不能提供其家人地址,也不属于“三无人员”,对于这样的情况没有相关的政策能对其实施救助。“按照救助的‘属地管理’,他应该是向他户籍所在地政府申请救助。” -相关新闻 病愈后住在医院吃喝20多天 院方希望其亲友尽快接爹爹回家 本报讯(记者罗义实习生刘雪琴)病治好后不仅不付医药费,还赖在医院不肯走。20多天来,关山医院为这位朱爹爹伤透了脑筋。 据介绍,爹爹名叫朱光华,78岁。11月26日,突发脑淤血的朱爹爹由矛店派出所拨打120,送到该院救治。经医生们的抢救,朱爹爹的病是治好了,却没有亲戚来接爹爹回家,爹爹也干脆索性住在了医院不走。 “不但欠了几千块医药费,我们每天还得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医院一朱姓工作人员称,无论医生护士怎么劝朱爹爹,他就是不说自己的家庭地址。曾有一自称是爹爹外甥的男子来看望过他,医院也多次打电话给该男子,可男子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就扯理由搪塞,弄得医院毫无办法。 连日来,医院找过救助站、明政局等相关部门,可仍没有了解到爹爹家的地址。卧床的朱爹爹说话比较清醒,当记者问其家在哪里时,爹爹称自己没有家,问儿女家在哪里,爹爹转过身去再也不吭声了。按医院提供的外甥联系方式记者拨打电话,当提及朱爹爹时,接电话男子称:“这是公用电话,你打错了。” 工作人员表示,救人是医院的职责,但爹爹病好后仍旧住在医院不走,让他们很为难,希望爹爹的亲友能尽快将其接回家中。 (责任编辑:霍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