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附近社区近日将一块荒废的园子重新打理,装上各种健身器材,中间一圈石子路,围着一个磨光大理石铺成的露天舞场。每天晚饭后,总见到许多人在石子路上健步,或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来这里的老年人居多,不知有多少属于“空巢”所涵盖的范畴。这些老年人身体健康、时间充裕、衣食无忧,需要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做,需要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其生活。特别当没有子辈、孙辈共同生活时,这种需要就尤其迫切。应当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必定会向发达国家靠近,在家庭内部更多地强调父母和子女独立的个人发展空间,“空巢”将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而是一种普遍存在。可是眼下显然还不行,据12月17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城市老人空巢近半,18%城市老人则常感孤独。
很多明智父母已意识到这些,开始尝试不再将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可是,受传统文化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做父母的一时靠自身的力量还难以完成彻底改变。现在,即使所谓“开明”的父母也一如既往,将家庭中的资源集中投放在了孩子身上,为此甚至牺牲了个人爱好和自我发展;自然,牺牲并非完全无偿,对于子女将来在精神或物质上的反哺,他们也抱有较大期望。由此形成的家庭成员彼此关切和紧密联系,即使在物质水平比较低下家庭,也构成了其幸福感的源泉。不幸的是,当下的父母们“碰巧”处在社会快速变动期,他们还习惯性地期待着天伦之乐呢。可是长大成人的子女,很多却开始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去了,始料不及的父母则陷入了孤独和苦闷之中。
从这种境遇中解脱出来,需要老人个人的努力,子女当然也不能袖手,而社区也应及时伸出援手,如我家门口的那个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好:帮助老年人重启新的幸福生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陈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