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设的外地农民工参保专柜。
柳元发从湖南来广东打工已七八个年头,4个月前在东莞上了养老保险。2007年12月底见到他时,他却在忙着办理退保手续。
“退保划算吗?”“没办法。要去深圳打工,转不过去,只能退掉。”拿到622.33元退到的保金,柳元发摇摇头。
实际上,退保的农民工,不只柳元发一个。临近春节,在珠三角,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以东莞为例,2007年一年,这里有超过60万人次办理了退保手续,一天最多时退保现金流达30多万元。仅南城区社保分局,就有1.23万人退保,退保总金额高达2628万元。
目前,我国1.2亿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已达15%。截至2007年10月,广东省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达780.1万人,东莞市养老、医疗、失业三险捆绑参保,参保农民工超过180万人。
然而,频繁退保,却使农民工难以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好处。好政策的背后,究竟存在什么制度缺陷和利益迷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