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今日大风降温!周四津城再迎冷空气,市区最高气温6℃
· 【津云镜头】即将展翅起航,天津之翼领衔!
· 津彩“十四五” 民心工程暖民心:为破解出行难题,2025年天津相继落地一系列交通惠民举措
· 邹平市:针对“三无飞机”成立调查组 全市排查
· 2026天津国际灯会下月启幕 水西公园80天光影狂欢 横跨元旦、春节、元宵节
· 公然挑衅,执意玩火!高市早苗挑衅言论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 天津“钢铁侠”何以成为世界“举重冠军”?——解码朗誉重载AGV技术撬动全球市场的破局之道
· 寒潮来袭,取暖神器你用对了吗?这些“妙招”其实很危险
· 天津8人在列!人社部印发2025年度留学人员资助专项入选名单
· 新空间新动能 大踏步不停步——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 中印科技合作步入“快速路”

http://www.enorth.com.cn  2008-01-14 08:39
 

 

  在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之际,记者日前就中印科技合作与交流等问题采访了印度驻华使馆科技处一等秘书沙玛(M.M.Sharma)先生。

  沙玛先生说,中国和印度互为重要邻国,又同为发展中大国,两国关系举世瞩目。印度总理辛格的这次访问,是5年以来印度总理的首次访华,目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增进中印两国之间的联系,为中印各领域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科技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建立印中科技伙伴关系。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

  中印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沙玛先生说,我们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是山水相连的两大邻邦。中印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始于公元前2世纪。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曾到印度求经,印度高僧达摩曾来华传教并创立禅宗。通过古代的“丝绸之路”,印度人了解到了中国的“四大发明”,纸和造纸书也先后传入印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沙玛先生认为,谈及当代中印科技交流,就不能不提拉吉夫•甘地。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揭开了中印关系逐步走出低潮的序幕。双方同意在边界问题解决前,努力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并决定成立科技联委会(JCSTC),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从而奠定了双方科技合作的基石。1991年,李鹏总理访印,双方签署了和平利用外空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此后,印总统、总理和议长等相继访华。2002年,朱镕基总理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了包括科技、水利、空间等领域的6个合作文件,推动了中印科技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沙玛先生指出,从1988年双方签订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至今,双方的有关部门签署了20多个部门间的科技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双方已经举行了5次科技联委会会议,确定了几十个项目。中印科技合作已经涉及农业、生物技术、化工、医学、电子和新材料等许多领域,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携手共进潮平岸阔

  沙玛先生强调,近几年来,中印两国高层频繁接触,中印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也随之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两国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6年9月,中印两国科技部在北京签署了《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部长级中印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沙玛先生认为,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迈出的积极步伐,将进一步协调解决双边合作中的战略性问题,指导和促进两国科技合作的发展。

  沙玛先生接着谈到,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联合宣言》,制定了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促进科技领域合作。双方认为应在科技领域建立中印伙伴关系,并同意在以下4个领域联合开展合作:地震工程学、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以先进材料为主的纳米技术、以生物纳米为主的生物技术和制药。

  沙玛先生认为,上述4个领域的研究不仅对推动科技进步有重大意义,而且关乎广大民众的福祉。比如对地震和气象灾害的准确预测,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灾难损失,更可以挽救生命。中国在这方面建立了比较灵敏、完善的网络体系,值得印度学习借鉴。

  沙玛先生还对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功表示钦佩。他说,印度也在积极进行类似的研究计划。中印在空间技术上都取得了进步,两国应当在和平利用空间技术方面加强合作。

  沙玛先生指出,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飞涨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能源领域的合作可能是今后双方合作的重点。他注意到中国科学院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应当发展先进的核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而印度在以钍为核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许多先进成果;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印度目前已有商业化的技术。因此,双方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项目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和学术交流。

  合作发展人才为本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沙玛先生认为,在这方面,印度有一些经验愿和中国交流分享。

  以软件产业的发展为例。沙玛先生介绍说,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人才无疑是第一大要素。印度教育部门制定了统一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大纲,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多所大学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众多的一流大学为印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和输送了大批一流的高级人才,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大国。

  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另一个重要经验是积极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印度政府对软件产业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优惠,为海外留学或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及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大开“绿灯”。这些已在西方国家经受过锻炼的高级人才带给印度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甚至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各种商业关系,起到了国内人才无法起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迅速发展。

  沙玛先生说,只有通过更多交流与合作,才能分享各自的有用经验,更好地完善和改革两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方式。近年来,中印人员往来稳步上升,中印两国科技代表团互访频繁。他举例说,去年他在印度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发现来自中国的代表竟有150多名。据他了解,目前有170多名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在中国从事IT培训工作。亚洲最大的软件咨询服务公司塔塔咨询公司是在中国投资的首家印度企业,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并在杭州设立研发中心。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也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国际外包服务(BPO)基地。而中国的华为电信公司已于1999年在班加罗尔建立研发中心。沙玛先生说,中印之间通过更多的人员交流,必将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使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深入。

  沙玛先生最后表示,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的大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十分广阔。他说,中印科技互利合作,不仅将惠及两国人民,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只要双方站得高、看得远,抓住历史机遇,共同努力,中印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稿源 科技日报 编辑 朱豪然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精彩图片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2007年我国销量排名前十位轿车生产企业和品牌
八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滨海能源业绩预减85%-95%
中信证券(600030):目标价位176.37元
ST金杯(600609):扭亏摘帽的希望较大
中国银行(601988):走势滞后大盘 补涨意愿强烈
泰达热身大胜开门红 雅帅肯定新队员表扬李大维
泰达队又来试训球员 申花队技术流悍将随队训练
王霄:下半场为何全线崩溃 真正国足除夕见分晓
独家组图:天津泰达队4:0战胜韩国龙仁大学队
图:黄健翔旺桃花 刚倚吴佩慈美肩又牵沈星玉手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昆明机场上空现不明飞行物 形如彗星(组图)
千年石崖生下恐龙蛋 每三十年一产(组图)
俄考察队称“诺亚方舟”可能在俄境内
研究发现大象死后 家族成员会举行葬礼
俄罗斯可能领先世界各国率先登陆火星(图)
汤唯老土睡衣照曝光 摆出金鸡独立姿势(组图)
林志炫反击前女友指控 称性生活没不检点(图)
北方网娱乐周刊(2008.01.05-2008.01.11)
“中国青春文学作家排行榜”隆重开榜
20088乐队《我的2008》试听(音频)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