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市委教卫工委副书记 曹欣欣
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勇于开拓创新,扎实干事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四个支撑”。
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从新区开发开放建设的需要出发培养人才,突出两个“围绕”,即围绕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先发展紧缺专业和新兴专业,大力改造传统专业,尽快形成与天津城市定位相适应、与新区开发开放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产业链形成人才培养链。要着力培养那些用得着、使得上、干得好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需要的对接。
二要争取更多更大的研究项目,努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密集优势,主动出击,努力作为。要注重选择、吸纳优质资源,加强整合,依托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选择事关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拿出新举措,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三要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努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通过跨行业、跨系统的联系与合作,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更多与支柱产业对接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四要抓好教育布局调整,努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按照新区的功能定位要求,要着力在新区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达的职业教育和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发展,引进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到新区独立开办分校或与天津高校合作办学,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有效的合作交流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为新区的先行先试、创新发展,乃至天津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支撑。
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严泽生
我们公司的发展规模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速度还不够快、后劲还不够强。为此,必须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历史性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在全市工业发展的前列。
钢管集团公司地处滨海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效益型发展之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科技优势支撑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为科研开发提供硬件支撑;二是要坚持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要加大自主产品开发力度,实现高端化高质化差异化;四是要建设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构筑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五是要创新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按照要发展一批优势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知名品牌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十一五”两大目标:一是钢管主业世界第一,二是集团销售收入1000亿元。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发展态势看,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以跨越式的发展前进。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用好“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推进企业发展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成为一个跨国家、跨地区的千万吨级规模的跨国钢管集团。一是搞好大本营建设,筑牢发展根基;二是实施国内南北方建厂,拓展发展空间;三是加快海外投资建厂,提升发展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