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珍贵历史照片集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新华网朝鲜咸兴3月5日电(记者高浩荣夏宇)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晓明5日率领使馆工作人员在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凭吊周恩来总理的铜像,缅怀周总理为中朝友谊建立的丰功伟绩。 当天上午,中国外交官员、华侨代表等向周总理铜像献花,并深深鞠躬表示敬意。刘晓明大使说,站在周总理铜像前,我们更加感受到朝鲜人民对周总理和中国人民的情意,更加珍惜中朝友谊这一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感到发展中朝关系、传承中朝友谊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他表示将为中朝两国及其人民的世代友好而不懈努力。 3月5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咸镜南道人民委员会及当地华侨等敬献的花篮摆放在位于咸兴的周恩来总理铜像前,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 新华社记者夏宇摄 朝鲜劳动党咸镜南道委员会责任书记洪成南等当地党政领导及当地民众等200多人出席了当天的纪念活动。一位咸兴市民告诉记者,“朝鲜民众从小就知道周总理,知道周总理和金日成主席的亲密友谊,对周总理有着很深的印象。在朝鲜人民心中,周总理是最受敬佩的外国领导人”。 周恩来总理曾于1958年2月访问朝鲜时参观过咸兴市兴南化肥厂。周总理逝世后,当时的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指示在周总理参观过的兴南化肥厂厂区广场建立一座周总理铜像,以缅怀周总理为中朝友谊作出的卓越贡献。这是建立在朝鲜的唯一一座外国领导人铜像。 铜像总高度为4.8米,上面为周总理的半身像,高2.2米,重350公斤。周总理身穿大衣,面容亲切,一对浓眉下炯炯有神的双眼注视着前方,他左手持题为《朝中友谊万古长青》的讲稿,右手正挥手致意。下面是用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基座,高2.6米,重30吨。 点击进入“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生平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