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明反光镜”专栏5月5日刊登了《百年“鬼市”出路何在?》一文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读者纷纷打来电话热议“鬼市”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市民认为“鬼市”销赃卖旧、藏污纳垢、占路扰民,已没有存在的价值,希望有关执法部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坚决取缔;另有少数市民则提出,“鬼市”历经百年风霜依然不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政府应加以引导、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不过,持后一种观点的这部分市民也同样认为目前的“鬼市”属非法存在,扰民严重,且有损天津整体形象,执法部门应迅速将其清除,待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地点将其纳入到规范的管理中。此外,该报道也引起市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然而,很遗憾,记者昨日看到,“鬼市”内依然人来人往,违法物品仍畅通无阻,占路扰民依然严重。“从任何角度来看,‘鬼市'都应必须立即解决!”相关执法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然而,‘鬼市’位于南开、红桥的交界处,解决‘鬼市’问题不能单打独斗,既要两区之间的配合协助,更要各执法部门的通力合作!”
市民热议“鬼市”问题
市民李大爷是少数支持“鬼市”存在的市民之一。“存在即是合理!”李大爷说,“鬼市”究竟是在哪一年形成,在正式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不过,老辈人都说已有百来年的历史。最早的“鬼市”在南开区天宝路、西市大街一带,因为拆迁改造,几经迁址,并在几年前暂居西营门大街一带。他说,由此看来,“鬼市”历经百年而存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鬼市”已成为天津一个很有特色、特点的标志性名称,很多老一辈的天津人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怀。“‘鬼市’应该有它的立足之地,不应简单的采取取缔的办法。不过,我也认为‘鬼市’有很多糟粕的东西,占路扰民更是不应该。我建议,政府应先把这个聚集点清除,然后再建设一个新的正规市场或将其纳入到现有的其他旧物市场,让‘鬼市’这一响当当的品牌为我所用。”李大爷说,“原来的河西区曙光里市场,长期非法占路,前两年经过政府清理并引导入正规市场后,目前经营得相当不错,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不过,更多市民则认为,藏污纳垢的“鬼市”必须尽快清除。“‘鬼市’里卖的都是违禁品、劣质品,已经没有任何再存续下来的意义!”在和平区政府工作的赵先生说,公安、城管、工商等执法部门必须要依法行政,不能对违法行为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这么大的‘鬼市’,整天都在违法经营,天天都在乱哄哄地扰民,怎么就没人管?真是一个怪事!时代变化了,社会进步了,不合事宜的糟粕理应彻底清除掉!”他说,据他了解,之所以叫“鬼市”,因为这儿卖的东西大多来路不明,趁着天还都没亮(“鬼龇牙”的时辰)就开张,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鬼市”自打成立之初,就是被取缔的对象。
解决“鬼市”问题不能单打独斗
“‘鬼市’刚好处于南开和红桥的交界处,单方清理很难奏效;而且,‘鬼市’现有问题涉及面太广,公安、综合执法、工商、卫生等必须联合执法,其他部门不动,单靠一个执法部门,难以奏效。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市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报道刊登后,南开区综合执法局负责人向本报表示,对于“鬼市”问题,政府的态度一直很坚决,必须取缔。而且该局曾多次对其实施大规模的清整,无奈,“鬼市”也因此不断迁移,而目前所处的西营门大街恰好是南开区和红桥区的交界处,“以马路中心为界,这边属南开,那边属红桥”,“我们也曾多次准备集中清整南开这侧,但是,考虑到红桥一侧如果不能同时清整,所有努力最终也只能前功尽弃,因此该现象得以一直延续至今。”
对于上述说法,市综合执法局执法协调处的负责人表示认同。该负责人称,见到报纸后,市局已经分别与南开、红桥综合执法局负责人取得沟通,商定将统一采取行动,彻底取缔该违法“鬼市”。不过,他也表示,“鬼市”取缔后,难保这群人不会异地选址、另起炉灶,因此,市局也在与各部门协调争取制定出“长效机制”,彻底解决这一常年存在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