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为纪念端午,武汉网友们模仿屈原跳江。”昨天一则视频短片出现在某门户网站的播客空间。然而,视频中屈原投江的情节被换成了跳蹦极。一个看不清装束的男士从蹦极跳台上一跃而下,台下爆发出一阵哄笑,随后视频结束。(据《现代快报》)
恶搞屈原彰显对历史的无知
看了这则消息,我们感到痛心,屈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爱国偶像,理应不该受此糟蹋。但静心一想,这些网民之所以这样恶搞,可能是出于对屈原生平的不了解,否则不至于如此恶作剧。
屈原一生与楚国的灾难相终始,但始终不渝的是他高洁的人格和对国家的热爱:对屈原的爱国情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国破家亡之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身怀亡国之痛,背负报国无门之恨,屈原只能选择与国同亡,“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今年端午节纪念屈原本来有着特殊的意义,抗震救灾中呈现出来的捐款捐物的热情和层出不穷的感人事迹不正是屈原爱国精神在当今年代的集中展示吗?一些网民在这一时刻恶搞屈原,换来了民众一片讨伐声,谓之为“数典忘祖”,岂不可悲可叹?!(曾志杨福州)
对恶搞行为无需过分忧虑
青年“网络恶搞”文化正是近几年精英文化媚俗化和商业文化双重冲击的结果。近几年,本应该负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传播先进文化、创新民族文化的精英文化,不但没有在批判媚俗文化和垃圾文化方面有所表现,却大步“无厘头化”,去研究“梁山108将里43位不是好汉”、“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等毫无引导价值的东西,这本身就是某种程度的“恶搞”,当然会对青年文化“恶搞”推波助澜。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的力量太强大了,因为青年是主流消费群体,他们抓住青年的不成熟性,疯狂地包围、轰炸,让他们处于一个被蒙蔽、陷害的氛围中,误把商业文化当主流,把“恶搞”当创新。
“屈原投江”被恶搞成“屈原蹦极”,可能我们一下子还接受不了,但正因为它不会被社会大多数人接受,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没有必要用“数典忘祖”来谴责它,耸耸肩,笑一笑,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叶雷湖北)
维护我们的精神大堤
从恶搞红色经典到恶搞屈原,折射了一些人精神家园的荒芜。在这些人眼里,英雄是不值得崇敬的,只要我快乐,英雄也可戏弄,也可调侃。但是,我们要说,在思想认识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不崇敬屈原,不崇敬英雄,但是你无权恶搞屈原,恶搞英雄。恶搞,是混淆是非,是黑白颠倒。倘若让好坏不分的理念存在并广泛传播,其危害性是巨大的,对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大堤都会产生侵蚀作用。
恶搞屈原启示我们,网络播客空间在正面引导上大有文章可作,既然那么多人喜爱播客动漫、DV制作,为什么不可以因势利导,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播客动漫、DV制作比赛活动呢?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网络公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网民的网络公德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恶搞之类不良信息在网上无处遁形,还有待在加强网络管理中予以认真解决。
恶搞屈原的背后是精神溃坝。多管齐下,维护加固我们的精神大堤尤为重要。(杨金溪安徽)
我觉得他们确实不了解屈原,要不然也不会那样恶搞的、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