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姓名:来某(在这里我们暂且称呼他为“老黎”)
性别:男
年龄:64岁
“黎叔”心语:从1962年到今年共有47个年头,其中30多年我都在监狱里面,现在感触颇深,自由真好!
64岁的他从17岁就开始盗窃,至今已有47年,其间他被警察捉过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日前,记者在公安红桥分局看守所里采访了这名盗窃“大佬”。
上午10时,在民警的押送下,身穿蓝色囚衣的老黎走进了提审室,他身高约1.7米,肩膀有点耸。明白记者的来意后,老黎有些局促不安。为了缓解僵局,管教递给他一支烟。老黎狠狠地抽上两口后,很快恢复了平静。“你问我偷多少年了,我今年64岁,17岁开始偷,算算有47年了吧。你让我说小偷的内幕?可以,但是你不能写我的真名。”
首次“出手”一鸣惊人
记者:第一次盗窃是哪年,心里紧张吗?
老黎:我原籍北京,后来我跟随父母搬到天津居住。那时候家里的条件很优越,当时我家里就有汽车。就是因为汽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记者:这话怎么讲?
老黎:我小学是在北京上的,搬到天津后,父母将我安排在一中就读,后来转到耀华。1962年8月,学校放暑假,我闲来无事就到大街上去逛。记得走到浙江路附近时,看见一辆未熄火的“华沙”轿车。别看我小,可驾驶技术不错,不知为什么我竟突发奇想,钻进汽车开着就走。行驶到解放桥附近我才被交警拦下,停车时,我还与警察开玩笑,说只是玩玩而已。直到后来才知道,我开跑的“华沙”是市里某位领导的专用车。那个年代,一个烧饼才几分钱,盗窃一辆汽车的罪过可真是不小。
老黎说话时,眼珠瞪得滚圆。为他的“淘气”行为,老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判刑15年,后关押在河北省少年管教所。那一年老黎17岁。
服刑期间继续盗窃被加刑
记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忏悔过自己的行为吗?
老黎:说实话,自己真没有认真反思过,后来到了18岁被转到马钢厂,相比较里面的其他服刑人员,我算是比较遵守纪律的一个,不过我又犯错误了。那次是快过年了,管理相对比较松懈,我和几个狱友喝多了,想让相邻监室的狱友一起过来喝酒,请示管教后没有得到批准,我恼羞成怒,就把管教五花大绑地捆在椅子上,酒醒后我才知道闯下大祸,后来被加刑7年。
记者:为什么在服刑期间又偷东西?
老黎:几年后,我又被转到二窑厂继续服刑。由于我认罪态度较好,改造积极,被调到车库修车。当时,我与监狱的两个管教大队长打得火热。有一次大队长跟我说,偷点厂里的铜阀门存在我的车库里,然后找机会运出去卖了,大家一起发财。我当时也没多想,不仅帮他们藏赃,还跟着一起偷。他们俩是监狱里的头头,那都是说了算的,我只充当了一个小喽啰的角色,谁知道真的出事了。后来,两个大队长各自被判刑9年,我又被加刑7年。
老黎赶上1983年“严打”,他继而被转送至新疆服刑,被减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1989年了。
偷蛋糕店被抓现行
记者:在监狱里面将近待了30年,出来的那天感受如何?惦记父母吗?
老黎:出来的时候父母都过世了,想必是因为我不争气,他们才……自由的感觉真好,即使哥哥们对我都爱答不理的,也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
记者:既然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为什么又惹上了官司?
老黎:唉!说起来都怪我嘴馋。刚出来不久,我特别想吃蛋糕,但是手里吃饭的钱都不富裕,哪有闲钱买蛋糕。有一天晚上,我走到卫津路的老化工厂附近时看见一排平房,其中一家就是糕点店。我高兴极了,但仔细一看,蛋糕店的门口铁栅栏把窗户和大门封得紧紧的,上面还有一个将军锁。但这些难不住我。三下五除二我就爬上房顶,从顶子上掏了一个洞,这叫“天鹅下蛋”。我跳进屋里,把蛋糕吃个够,还顺便将抽屉里的零钱顺走。临走时,发现墙上挂钟不错,摘下来扔到房顶上,可能动静太大了,惊醒了旁边的邻居,没过一会就听到警笛大作。我在后面一排平房的房顶上趴了3个多小时,冻得直哆嗦。后来伺机逃跑时,被在前方守住路口的警察抓个正着。
因为盗窃罪,老黎被判刑入狱两年半。
曾经辉煌一时当上大款
记者:听说你曾经有过辉煌?
老黎:那次我出来已经是1991年了,还是身无分文。后来我碰到了父母的老邻居,他们可怜我,将家里的一间棚亭借给我。不久,我的砂锅摊开张了。
记者:你手里最多时有多少资金?
老黎:早上卖早点,中午卖馅饼,晚上卖砂锅,三四个月我就有了第一桶金。此后,我从广州进服装,再倒腾到大胡同卖。时间不长,我关闭了砂锅摊,在大胡同租了两个摊位。3年时间,我从一个街头乞丐摇身变成了大款,那阵子手上有百八十万元,就投资了一家歌舞厅。在一些狱友的帮衬下,我的歌舞厅红红火火,每天晚上灯火辉煌,人头攒动。那时,我每天的流水账就有几万元,手里最多时有200多万元。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老黎的歌舞厅涉嫌容留卖淫和吸毒人员,老黎被警方传唤。觉得风头不对,他立即转让了歌舞厅,卷包走人。此后,他又从生活的顶峰折回低谷。
倒卖走私汽车赔尽所有
记者:即使放弃了歌舞厅,那时你还是多数人心中的大款,钱怎么突然蒸发了?
老黎:放弃了歌舞厅的经营后我也没闲着,听说倒卖走私汽车很赚钱,我就到处打听。此后,一个朋友告诉我广州九江一带有走私车辆,一些人专门在香港、澳门等地盗窃名贵轿车,然后运回内地贩卖,一倒手可以翻倍地赚钱。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动心了。1996年,我怀揣着100万元现金来到广州,一口气“吃”下两辆宝马、一辆奔驰。但因为没有疏通好关系,在回来的半路上就被缉私人员查扣了,那一次我损失了90多万元。这次亏本让我伤了元气,加之平常大手大脚地花钱,我手上的钱所剩无几,回到了生活的起点,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觉得钱不好赚了。
“自学成才”挤车门
记者:按照你说的,你每次被抓都有不得不说的理由。那么“挤车门”盗窃呢?
老黎:没了生计,我就开始做小买卖,可小买卖做了没多久,我就发现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反而亏进去不少,日子久了,做买卖的心也淡了,我就琢磨上了老本行——偷。我发现在公交站点“挤车门”偷东西的方法比较容易上手,便决定干这个。刚开始去偷时,也没有人教,因为“这东西不用学”。我把自己的据点选在了长途汽车站,那里人多且杂,来往停靠的公交车很多,下手的机会也多,是最适合“工作”的地方。只要车一靠站,候车人蜂拥而上,大量乘客都挤在车门前,车门前肯定混乱和拥堵。这时,乘客急着上车,对自己财物状况很容易疏于防范,我就利用这个时机选择对象下手。
记者:“挤车门”偷手机的成功率高不高?
老黎:不高,失手的时候特别多。
记者:为什么?
老黎:现在的人都太精了。
记者:有没有一天都没有得手的时候?
老黎:经常有。“生意”时好时坏,有一次偷东西时被群众发现了,拳脚像雨点一样落到身上,我抱着头蹲在地上,不敢看周围愤怒的群众。一会儿反扒民警赶来了,当场搜出手机一部和上千元现金。
老黎又一次吃上了官司,他因扒窃被判刑3年。
改行还是没忘记偷
记者:做些正经行当养活自己,不是很好吗?
老黎:从2000年出来到2003年,我已记不清被捉过多少次,其间还被劳教过。同时,我也成了反扒民警的重点盯防对象。所以,我不得不更换生活方式。这一次,我决定在旧货市场“淘宝”,然后再转手卖掉赚钱。2003年年底,有一位逛早市的老大爷问我有没有电焊机。我觉得老大爷急用电焊机,这样能卖个好价钱,于是我又“上路”了。很快,我从一家小工厂偷了一个电焊机,并转手高价卖给老大爷。
时隔不久,东窗事发。老黎被抓并劳教一年零九个月。此后,2005年老黎因盗窃仓库里的皮鞋和电视被劳教半年;2006年年初,老黎刚释放不久,就因在医院里盗窃被抓,又被判刑入狱。去年年底,他又因涉嫌盗窃皮鞋、衣物等物品被羁押在看守所等待处理。
“老黎”想重新做人
记者:你没想过重新做人吗?
老黎:第一次扒窃得手,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想着怎么“搞”别人的钱。尤其过年过节的时候,商场是最热闹的地方,我每天晚上都去转悠,趁人多拥挤的时候下手。每次扒窃我心里都很害怕,担心被人发现。我也曾想过不做这伤天害理的事,可是欲罢不能。其实,我也想重新做人。我今年都64岁了,至今还是单身,在我们这个圈里,像我这样的几乎没有。他们偷都是为了养家,我什么也没有。活到这个岁数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拥有曾经的辉煌,但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做人!
沉沉浮浮就是人生

老黎有错,但别的错更大!

这爷们太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