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有关情况和活动安排
纪念和平区志愿者活动20周年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纪念和平区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20周年介绍有关情况。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龚铁鹰主持发布会。
人民网、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北方网对新闻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贸易报》、《中国改革报》、《金融时报》、《市场信息报》、《中国建设报》、《科技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环境报》、《中华工商时报》、和讯网、《农民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香港经济日报》、《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北方经济时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今晚报》、北方网、《渤海早报》等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受和平区委、区政府委托,和平区副区长路艳青在会上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路艳青介绍说,和平区在群众自发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于1989年3月18日在新兴街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从此在全区广泛开展起来,并被中央文明委等部门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五大支柱之一向全国宣传推广。20年来,和平区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7万余人,团体会员单位574个。社区服务志愿活动顺应了群众愿望,凝聚了群众的力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推动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因此,和平区将不断扩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充分整合共青团、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的人力资源,并设计开展适合青年特点,能够给青年展示才能的阵地和场所,吸引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和平区的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管理,继续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保证志愿活动的经常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在政策扶植、宏观倡导、经费保证、舆论宣传等方面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更加宽松的平台,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发展。
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商报》、《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政府职能和社区志愿者服务关系;志愿服务活动对促进就业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对青少年的引导作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企业参与志愿服务的作用;建立对志愿者的反哺机制等方面作了提问,并得到了解答。
按照会议通报的计划,本市及和平区今日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社区志愿者活动20周年。如,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和市领导将出席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发祥地新兴街朝阳里社区举办的“爱心奉献”雕塑揭幕仪式;本市在和平区召开和平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0周年纪念大会;在“八一”礼堂举行纪念专场文艺演出等。同时,全区志愿者将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