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本报刊登了《5000大学生技校“回炉”大学文凭遭遇职业技能挑战》报道后,引起了本市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发人深省,高校应该在人才市场需求研究上下工夫,在专业科学设置上下工夫,通过调整,让高校学科设置与市场无缝对接。
天津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华介绍,通过这一报道,我们看到了高校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文凭、轻技能产生的后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可目前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使教育与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出现了一条缝隙。特别是当前本市加快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对高技能操作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使得这种“缝隙”越来越明显。建议修订高校专业目录,把新型、复合型和边缘型的专业纳入其中,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本市中天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专家刘凤景介绍,大学文凭遭遇职业技能挑战的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及家长多年坚守的“文凭教育”理念敲响警钟。他提出,从大学才开始的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要前移,以避免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