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昨天上午10点,本报特派记者经过十二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经青藏铁路由西宁赶到平均海拔2800米的高原城市格尔木,与驻扎在这里的天津医疗队会合。10点20分,记者来到天津医疗队主战场之一、格尔木首个ICU(重症监护病房)所在的格尔木人民医院展开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时,由玉树灾区转往当地的伤员总数达181人,天津医疗队实施诊查441人次(其中危重症患者15人次)、手术11台、会诊32次,伤员身体、精神康复状况良好,医疗队工作取得开门红。
与天津医疗队同期展开工作的还有来自北京、山西以及解放军等方面的医务人员。这些医疗“代表队”在同心协力救治伤员的同时也“暗地里”拼技能、比业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会战中,天津医疗队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建立起的格尔木首个ICU。格尔木的100多名伤员能否实现“零死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天津医疗队建立起的这个ICU就像一道坚实的生命屏障,把重伤员从死亡边缘一个个“堵”了回来,让“零死亡”成为可能。
再好的医疗队也是会走的,但“天津队”却要做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医疗队领队、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林立军告诉记者,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天津医疗队将协助当地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当地医疗机构的运作水平。天津医疗队建起的格尔木首个ICU也是一个“不走的ICU”。虽然目前ICU的主要医护工作都由天津医疗队来完成,但医疗队同时也为没有办过ICU的当地医院提供了许多运作和管理经验、工作标准等,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对格尔木将来自己建立、运作更多ICU打下了基础。在卫生部、当地卫生部门的协调下,天津医疗队带来的先进医疗标准、先进理念、先进制度还将渗入到当地医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长效机制。(记者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