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简要内容:由59名法律专家组成的“中国控烟法律专家工作组”29日在京成立。成立大会上,法律专家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就中国控烟立法现状、立法面临的困难以及立法前景展开热议。 |
由59名法律专家组成的“中国控烟法律专家工作组”29日在京成立。他们将致力于推动中国国家和地方的控烟立法工作,并促进《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
成立大会上,法律专家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就中国控烟立法现状、立法面临的困难以及立法前景展开热议。
2003年11月,中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第77个签约国。《公约》于2006年1月在中国正式生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对“防止接触烟草烟雾”作出明确规定,要求缔约国家采取和实行有效的立法。
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出台全国性控烟法规,而国内现有的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等地吸烟的地方性法规与《公约》第8条及其实施准则的要求存在差距,且法规执行效果不明显。
“从各地现有的禁烟规定来看,所列出的禁烟场所非常有限,而且允许设有吸烟室,这就导致许多例外,难以有效杜绝烟雾蔓延。”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烟办公室主任杨功焕说,“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法律法规对执法主体和执法机制没有明确规定,缺乏操作性,从而使得这些法规缺乏执行效力。”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卫生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解志勇认为,群众对烟草危害及控烟工作的认识水平不够,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利益集团的抵制等,都对立法工作不利。(黄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