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水停了!电停了!路断了!
从5月31日晚到6月1日下午,持续暴雨,导致广西忻城县不少乡镇土地被淹,地势低洼的北更乡政府所在地,更是被洪水围困成一座“孤岛”,情形十分危急!
“必须不惜一切力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2日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和正在国外访问的自治区主席马飚得知北更乡政府被洪水围困的消息后,连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6月2日深夜至6月3日凌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对营救工作迅速作出部署。6月2日晚,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连夜赶到忻城县,6月3日一早又乘坐冲锋舟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于是,一场“孤岛”大救援迅速展开。
6月3日,记者在解放军某部官兵的帮助下,乘坐冲锋舟赶赴北更乡时,但见巨大的内涝湖已将北更乡和外界的交通给封锁得严严实实,淹没了大片民房和农田,整个北更乡犹如汪洋中的“孤岛”。
内涝湖长达数公里 抗洪救灾一片繁忙
由于洪水淹没了去北更乡的道路,我们只能在临近北更乡的古蓬镇三浪村附近的二级公路边搭乘快艇前往北更。
在古蓬镇三浪村,一下车,记者便看到,道路两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抢险车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救援人员非常之多,有解放军部队,也有武警、消防官兵,还有公安干警和党政部门人员。
快艇飞驶,记者的心也随之触动。快艇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大水,整个内涝湖水深近10米(连高达12米的电线杆都几乎被水淹没),水面宽700-1000米,而湖的长度更是达到6、7公里,宛如一个巨型湖泊。
驾驶冲锋舟送我们进北更乡的解放军某部工化科科长韦志革介绍说,6月2日晚9时许,他们接到命令后,就连夜装载23艘冲锋舟和26部操舟机,在师政委钟建辉的带领下,驱车270多公里,于6月3日凌晨5时30分抵达北更乡。仅休息几分钟后,160多名官兵就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了。
6月2日晚,柳州市防汛抢险支队接到命令后,也紧急前来驰援。据抢险队员陈广新介绍,目前,他们支队已在北更乡投入救援冲锋舟20艘,全队共有30多人参与救援。
现在,这两支冲锋舟抢险队伍,正源源不断将水、食品、蔬菜、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孤岛”上,以确保受困群众的正常生活。
据了解,在这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中,北更乡有14个行政村1.6万多人受灾,受困人口7685人,全乡全部停水停电,中小学校全部停课(受灾学校4所,596名在校初中生和17名小学生被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农作物受灾1.4万亩,因灾死亡大牲畜534头。全乡四级公路被淹没15处45公里,导致北更与外界的道路全部中断;凤凰至古利村至今车辆不能通行,通信中断,路面受损37公里;弄兰至内仁村多处路段塌方;10变压器被泡;房屋倒塌102户239间。
“孤岛”救援陆续展开 被困群众情绪稳定
20多分钟后,快艇终于驶到了北更乡,然而这里的景象更是令人震撼。一条条街道被洪水填满,一栋栋楼房泡在水中,居民们从楼顶、高层的窗中探出脑袋,少数居民则划起了竹排穿行在街道中。
乡政府在一块高地上,是少数几个没被大水淹没的“宝地”。在这里,建有两个临时码头,快艇正忙碌地运送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
下船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居民。据他们介绍,大水是1日凌晨4点左右涨起来的,不过街道上的水则是在1日下午雨停后涨起的。1日下午,所有的村民都没有预料到,在山谷间的洪水居然涌进了街道,多数居民来不及将自家一楼的家具、电器搬到高处,洪水就已经涌了进来。
有不少家住低处的村民房子都已经泡在水中,十分危险。危急时刻,亲戚、邻居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少居住在潍坊和地势较低处的居民都搬到了亲戚和邻居家长,他们互助互爱,抢险自救,共度难关。
在北更乡政府,记者见到了正忙于抢险救灾的北更乡书记蓝海云。据他介绍,北更乡政府所在地群众及中小学生人数多达3000余人,被困群众的饮水及生活十分困难。5月31日9点起,全乡就停水停电,固定电话和网络也中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完全靠手机保持,而在停电40余个小时之后,大家的手机基本上也都没电了。2日下午,当地移动公司在送来一台发电机,乡政府工作区才恢复了用电。目前,各救援部门已送来便携式发动机26台,保障了基本的抗洪抢险工作所需。
在乡政府门前,记者见到了前来指导救灾工作的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张卫星一行。他们正与自治区民政厅负责人研究救灾工作。而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甘霖则与当地卫生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在街上,一位4岁半的女孩周金伶递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纸条给移动公司服务人员,请求和妈妈通话。在电话服务台前,醒目的标明“免费打电话”,台上摆满电话机和各种类型的充电器,数十个充电器夹满了手机电池和手电筒,一旁的发电机不停地响。
6月1日,北更乡与外界通信线路中断后,当地电信、移动通信部门马上携带装备,挺进灾区孤岛,为灾区群众与外界搭起一座空中桥梁。据忻城移动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共提供了11部电话机,同时还准备2台发电机和数十个电池充电器,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仅6月3日,他们就为300多名灾区群众提供了免费打电话服务。
在北更乡加福村,有50多名的村民自发组成志愿者协会,为灾情最严重的北更街居民送来了玉米粥,义务参加抢险救援行动。6月3日,记者见到了这群可爱的志愿者,他们正在给居民们分发刚刚煮好的玉米粥。
据志愿者协会会长蓝日宝介绍,志愿者们送来的玉米粥,都是他们自己在加福村煮好送过来的,玉米也是各个志愿者捐出的。6月3日上午,他们已经给北更街的灾民送了6大锅玉米粥来。在送粥之余,志愿者们还和武警、士兵、消防等救援人员一起搬运、发放救灾物资。
据忻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黄小波介绍,目前各级、各部门的抢险救灾人员已经赶到灾区,全力开展救灾工作。截止3日16时,北更乡已转移人口2200多人。社会各方已送来大批救灾物资,其中大米32吨,矿泉水600多件,桶装水100多桶,应急照明灯300台,蜡烛10箱(每箱300只),药品1吨,青菜2吨,方便面一大批,基本可以确保受困群众未来几天的生活所需。
干部群众全力救灾 北更初中秩序正常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中,北更初中596名学生被困,40多间教室被淹。这个消息被媒体报道后,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记者在学校看到,由于反应及时,北更初中虽然被洪水围困,但是学生、教职工没有出现伤亡情况,师生们身体和精神都很好。
3日下午4时30分,记者在北更初中新教学楼看到,二、三楼的四个教室里,初三的四个班正在上课。其中初三07(4)班正在上英语课,书声琅琅,学生沿着教室的墙壁,坐在椅子上,没有课桌,老师就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个椅子上,在老师的脚边,是一个巨大的,用救灾物资八宝粥围成的一个“心”;在其他几个教室,学生们干脆席地而坐,平静地复习或者听课。校园里平静如常,除了被泡在水中的主教学楼和正在广场搭起的救灾帐篷,几乎看不出这里正在被洪水围困。
据北更中学校长覃树海介绍,为备战6月下旬的中考,目前,初三的学生仍在学校上课,紧张地复习。由于主教学楼被水淹,为了安全,初三的学生被统一安排在一栋今年新修建的教学楼里。其他在校的初一初二的学生,则被安排在宿舍自习,班主任、任课老师仍按照正常的上课时间,来到学生宿舍,照看学生自习。
覃校长还告诉记者,校内受灾的地方主要有三处:学校的厕所、围墙和主教学楼。全校660余名学生,目前在校596人(部分外宿生在1日下午放学后被送回了家中),71名教职工除了几个请假外都坚守在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共渡难关。
目前,学校师生的吃住都有充足的保障。校内原本就储存有3天的粮食,近两日,救灾物资也陆续运抵学校。夜晚,北更初中还安排了多名干部和老师,轮流守夜、巡逻,随时查看洪水情况,保证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