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南开大学6名本科生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与北京、上海、广州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天津市大学生更倾向于留在津城追求个人发展,大学生对个人发展和住房问题最为关注,而滨海新区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这一有关就业意向与滨海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调查是南开大学商学院学生针对天津市10所高校的284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所作的,调查内容包括理想就业地点、对滨海新区的关注程度、择业考虑因素、滨海新区吸引人才优势、滨海新区提高人才质量建议等方面。
毕业生青睐津城多于"北上广"
在调查中,面对"理想就业地点"这一问题,高达39.4%的受访者愿意到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工作,这一数据超过了选择去"北、上、广"及沿海发达地区的35.2%。
项目组还专门针对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两地对本市毕业生就业吸引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仅有这两种选择的前提下,倾向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工作的人数占受访者的71%,远远高于选择上海浦东新区的29%。
在了解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人才吸引政策之后,51%的学生表示愿意到滨海新区工作,43%的毕业生表示可以考虑,仅有6%的学生表示不会到滨海新区就业。
"这一结果令人振奋,说明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吸引力日渐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调查对象的客观条件对结果还是有较大影响的。"项目组负责人、商学院2007级本科生施卓妍分析说,"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就是很多被调查的毕业生都是天津本地人,他们绝大多数是愿意在家乡发展的。而一些边远地区或是二三线城市的学生考入天津高校后,则希望留津就业。众所周知,天津市正在大力发展滨海新区,滨海新区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所以这一调查结果并不意外。"
在选择"滨海新区吸引人才的优势"时,39%的人认为是"地理位置",32%的人选择了"二、三产业聚集优势",可见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毕业生对滨海新区的主要印象。
此外,希望回家建设家乡、到珠三角地区就业、出国就业的学生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10.9%、7.4%和4.9%,而选择到西部去的人数仅占受访者的0.4%。
滨海新区对职场"新鲜人"关注度低
在调查过程中,当被问到"对滨海新区人才政策的关注程度"这一问题时,48.2%和30.3%的调查对象分别表示"很少关注"和"有时关注",15.1%"从不关注",只有6.3%表示"经常关注"。
近四成的调查对象愿意选择到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工作,却只有不足一成的人经常关注相应的人才政策。项目组认为,这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说明滨海新区的人才吸引政策还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或者说大学生们也并没有很好的渠道得到关于滨海新区人才政策的消息。
施卓妍告诉记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生对滨海新区的各项人才吸引政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知道'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吸引高端人才'这些基本政策。但当我们再询问一些细节问题时,他们就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了,例如,多数人知道滨海新区需要高端人才,但是具体需要哪方面的高端人才、需要多少都是不明确的。"
"另外,不少受访大学生觉得滨海新区对博士、'海归'、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更为关注,而对自己这样的普通大学生似乎缺乏兴趣,这令他们感到失望。"施卓妍补充说。
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分析认为,天津本地培养出的大学生理应成为建设天津的主力军,除了对高端人才的关注,滨海新区更应注重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吸纳,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单位为主、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设立优秀人才奖励政策;加强与高校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信息沟通机制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高校还可作为新区人力资源的职业培训基地,承担新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在加强滨海新区对大学生影响力的举措上,项目组建议:应利用高校的校园网、校报、就业辅导中心等同学们能密切接触到的媒介与手段传递滨海新区人才政策,展示滨海新区的发展成就;并为新进员工提供到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跨国公司进行专项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学生最关注个人发展和住房问题
目前,"逃离北、上、广"的呼声频频见诸媒体,在采访中,项目组也发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进军一线城市产生了迟疑。施卓妍分析说,愿意选择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发展而不去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多是因为不愿意面对大城市过大的生活压力,天津地区并不很高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节奏对他们是很大的吸引。
当被问到"如果进入滨海新区工作,您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38.46%的受访者将"个人发展问题"作为择业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方面,紧随其后的则是"住房问题"和"社会福利待遇",分别受到了30.77%和25.8%的受访者的关注,关注度最低的是配偶工作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分别占受访者的9.44%和8.39%。
由此可见,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渴望通过施展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谋求良好的职业发展,而年轻的他们对于配偶及子女问题关注相对较少。
针对受访者的这些诉求,项目组提出建议,滨海新区应在"住房问题"和"社会福利待遇"解决方面给予刚毕业的大学生政策优惠。同时,加强区划建设,注重发展二三产业,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落户滨海新区,并促进企业建立职业发展通道,让注重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光明的职场前景。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某些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与单调的工作环境引发的系列悲剧令全社会为之扼腕,项目组在建议中也特别提到,相关部门应着力打造滨海新区的新形象,让大学毕业生了解到滨海新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发展前景广阔,是一个和谐的高新发展区而不是一个压力巨大的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