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豢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因生病等原因被遗弃街头的流浪狗也随之增多。据天津市保护豢养小动物协会统计,目前本市中心城区的流浪狗至少在1.5万余只,这些无家可归的宠物给人们的健康、安全带来隐患的同时,如何让它们终结“流浪生涯”也成为市民关注的问题。
一人救助230多只流浪狗
2004年7月,一位男子带着生病的狗到宠物医院看病,宠物医院的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不料狗的主人听后直接就将狗丢在了离医院50米远的垃圾桶里。这一幕被从此路过的李新新看到,于是就将小狗抱回了医院,并在朋友的帮助下,花了几千元将小狗的病治好。此后,她便开始收养流浪狗。如今在她的“流浪狗救助站”里收养了230多只流浪狗。
多种因素让流浪狗增多
在本市,像李新新这样的个人救助站有十多家。对于流浪狗增多的原因,保护流浪宠物志愿者高英认为有五方面因素:养狗人由于一时冲动购买了宠物,随后又将其丢弃;主人遛狗时不小心将狗弄丢了,宠物刚不见时还会寻找,但时间一久也就放弃了;狗像人一样会生病,因高额治疗费或嫌麻烦等把狗扔掉;某些狗贩为了贪图利益,给狗打荷尔蒙,让狗一直交配,直到年老体衰,不能再进行生育时就将它弃于路边;狗一胎能生下2到10只幼犬,使得狗主人无法负荷过多的幼犬,因此将其抛弃,而被遗弃的流浪狗继续交配、繁殖,因此造成流浪狗数量只升不降。
民间救助存在众多困难
据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本市收留流浪狗在百只以上的个人志愿者有十多位,大多是50多岁的女性。这些个人收容者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进来的狗越来越多,而出去的却少之又少。
对于民间救助流浪狗的个人来说,如何筹措资金来保证救助活动的长期性是首要问题。李新新说,如果开展救助活动,便会收救大量的流浪狗,但狗粮是其中的一大笔支出,再加上狗的医疗费、营养费、绝育费以及疫苗费等费用,每月的支出会更多。其次,如何使收留的流浪狗能被人领养,以及志愿者们如何开展救助活动、流浪狗被领养的具体程序性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流浪宠物安置需社会爱心
据了解,2005年本市出台了《养犬管理条例》,条例规定,“不得虐待、遗弃所养犬”。为此市民们希望宠物的主人除了要按照规定看管好宠物外,更不能随便遗弃宠物。此外,希望能借鉴国外对流浪宠物的收养经验,在本市成立流浪宠物收容所,及时对流浪宠物进行收养及安置,推广病老宠物的“安乐死”。另外,社会应大量推广宠物疫苗的注射;实施有效及人道的狗数量控制计划,鼓励狗的登记注册、绝育和免疫;同时要杜绝当众对流浪宠物的暴力行为,以免给民众特别是儿童以不当的示范;还要推广宣传教育,培养人类爱护动物的文明习惯。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本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建大型的宠物救助中心,为了避免扰民和预防疾病的传播,救助中心选址远离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