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北方网讯:一个“80后”商场卖货的普通女子,貌不惊人,才不出众,却一度被很多市民奉为“能人”。从2007年开始,她用编造的“劳动局干部”身份骗了100余人,涉案金额500多万元。被害人中,绝大多数是下岗的“4050”人员,托她办理提前退休;也有找她帮忙办工作的年轻人,有人甚至连她的面都没见过,糊里糊涂地就被骗了。
【开始行骗】
显示有本事讨父母欢心
王某生于1982年,一米七几的身高,长相一般。跟很多普通女人一样,她有丈夫孩子,有公婆有父母。也跟很多普通女人不一样,在她行骗屡屡得手之后,王某还找了一个情人。据了解,王某此前没有前科劣迹。
据了解,王某生于普通家庭,父母均有残疾,经济拮据。王某最初说自己“能办理提前退休”是想讨父母欢心。她说自己可以托人办提前退休,让父母拿出些钱来,又给他们每人一个存折,每月存进一笔钱,让他们误以为真的办下退休了。此举使王某成了“能人”,相继有亲友托她办提前退休。这让她感到有机可乘,于是跟家人编造了“帮人跑提前退休,跑得多了,转成劳动局正式干部”的谎言,加深了其他人对她的信任。
【煞费苦心】
组织“公务员”入职考试
从2007年起,王某就被传成“大能人”。那时,她自称“天津市劳动局工作人员,负责招工、退休等方面的工作”。王某的骗局并不复杂,她会首先收取对方一笔钱,少则三四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不等,大体上办工作的钱多些,办提前退休的钱少些。对于很多笔款项,她都给开了收据,写明“提前退休办理费用”或“办……(工作名称)费用”,还要注明“事成之后,此收据收回销毁,如办不成如数退回”。她会告诉人家等一段时间,还给每名“退休”人员办一个存折,在约定日期到来后,每月打入一笔钱。她还继续编造可以涨退休金的谎言,让部分被害人二次拿出运作费,用来“运作涨退休金”。
在王某这里,几乎没有不能办的工作,像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天津市公安局刑警队这样的单位,她都能办,还有市档案馆、园林局、派出所、第一幼儿园、卫生局等,都是一般人看来稳定而且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
为了让人信任,她还煞费苦心地组织了一场“公务员”入职考试,先登录相关部门的网站,对其业务研究后设计出试卷,再到小海地一家复印店打印出来。准考证也是她自己设计的,上面有“考生”的姓名、考试时间、地点等。
考试前,她找到河西区刘庄浮桥附近某中专,说是劳动局招工考试需要临时借用一下教室做考场。之后,她还组织了一次入职体检。在医大二院,她给“考生”们交了体检费,也是体检完之后就没了消息。
【大肆挥霍】
两辆轿车“送给”情人
随着钱越敛越多,她的生活也日益堕落。她有了情人,并且一周内会有几天与情人同居。她对情人说房子是她买的,但后来情人从小区物业那里得知,房子是王某租的。渐渐情人发现“她没一句实话。”情人在她的鼓动下办了辞职,等她给办提前退休,但是最终也没办下来。
随着行骗时间的延长,王某把骗人当成了家常便饭。此前,她的公婆和舅舅都住的是偏单,她说自己有能力帮他们换大房子,于是,在她的操持下,两处房子先后被卖,而继而“买”来的大房子,其实都是她租的,直至案发,亲人们才知道实情。而那些卖房所得,早被她挥霍一空。
在结婚时,王某只是一个百货商场卖货的普通职工。但自从“帮人跑退休”成了“能人”后,她不再卖货了,整天开着车东跑西跑。不但给家人都“换”(其实是租)了大房子,她还买了几辆车,其中一辆黑色起亚给了丈夫,为了让他开车带着孩子玩。还有一辆红色别克,她自己开。王某的丈夫不知道,王某还曾买过两辆轿车,一辆红色法国雷诺,一辆红色马自达,都送给了情人,让他跑婚庆用。
【揭穿谎言】
警方查获一本行骗记录
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2010年2月7日,王某在河西区南北大街与大沽路交口再次骗取被害人钱财时被识破。对方报警后,警方及时赶到现场将王某抓获归案。在此后的侦查工作中,警方查获了一本王某的行骗记录,上面有收取每个被害人钱款并发放“退休金”等用途的细目。据此,警方一一通知被害人接受讯问,当时很多被害人还被蒙在鼓里。
【一审获刑】
被判15年并处罚金30万
归案后,在接受讯问时,王某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在家人面前有面子。
河西区法院最终认定,本案被害人多达108人,涉案金额516万余元,扣除王某发放的所谓“退休金”131万余元,其实际诈骗金额为385万余元,全部被王某挥霍了,用来买车、租房、租车等,几辆车除了红色马自达案发前就自燃以外,其他几辆车都被查获归案了,但这些还远不能弥补被害人的损失,绝大部分金额没有返还被害人。前不久,此案开庭的时候,河西区法院专门开放大法庭,请能够通知到的被害人都来旁听此案,光核对旁听人员,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本市河西区法院一审审结此案,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5年,罚金30万元。截至昨天,上诉期满,王某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
案件深思
行骗达百余人 无人核实其身份
赵某,男,55岁,无业,河东区中山门居民,与王某丈夫的前同事杨某住邻居。2008年七八月份的一天,他在小区里遇见杨某,听说对方年纪轻轻就托人办了提前退休,好生羡慕,于是托对方也帮自己办一下。随后,他给了杨某4万元“办理费”。2008年底,杨某转交给他一个邮局存折。从2009年1月开始,他每月能从这个存折里取出2600元,到2010年1月,他发现“退休金”竟然涨到了3000元。但是2010年2月以后,他就再没取出过钱来。
塘沽区一名民警,为了给侄子办工作,听信了王某编织的某监狱招狱警的谎言,交给中间人17万元,除了一张收据,什么都没得到。河西区小海地居民孙氏父女双双被骗,父亲办提前退休,女儿办工作,一共给了王某11万元。从2008年10月交钱至2010年2月7日,王某“人间蒸发”,孙氏父女一直没求证过王某的身份。后来接受询问时,警方问为什么相信她?孙某说,“她说她是劳动局的,我们认识的人也说她是劳动局的,我们就相信了。”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官发现,除了最终报警的两名被害人外,其他被害人的共同特点是缺乏求证意识。王某开具的收据是商业服务业统一收据,上面没有任何公章,竟然也没有人质疑。有的被害人家境贫寒,为了凑够给王某的运作费,几乎是几百几百地找亲友借钱。虽然判决生效后,王某开始了她的监狱改造生涯,但是很多被害人的钱款无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