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1年1月15日10:00铁道部召开春运新闻发布会。图为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 |
2011年1月15日10:00,铁道部召开春运新闻发布会,新华网进行实时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今年大量的高铁开始首次接受春运的检验,人民群众要问,包括像恶劣天气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如何来保证高铁的运营安全?谢谢。
[铁道部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这是大家最关切的问题之一,也是铁路重中之重的工作。高速铁路,其中最突出的技术经济优势就是它的安全性能好,从高速铁路诞生、开通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有41年了,运营历史都证明了它的安全性能。我们国家高速铁路运营时间长、速度高,而且密度还大,运营安全是靠系统工程来保障的,把安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来保障。从现在的高速铁路来看,实现了高品质、高稳定的轨道结构和轨道基础。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指标,铁路有一个轨距,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在直线上,轨距都是1435毫米,普速铁路有一些偏差,对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来说,偏差在正负1毫米,要保证这个精度,难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说,高速铁路相对普速铁路在技术上是快于它的。我们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弓网关系,实现了弓网结构的简单、可靠、优良。我们实现了全封闭的行车环境。我们现在采用的高速列车动车组,性能非常优越,它的监测、侦断系统都是非常先进可靠的。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要跑得快,要停得住,要靠列车运营控制系统。我们国家列车运营控制系统是非常先进、成熟的列车控制系统,像大家看到的京津、武广,都是无线传输列车控制系统,然后把这些信息反映到一台计算机,跟踪它的主控区间,做到了智能控车,而且严格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的系统技术,比如当某个车位发生故障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采取降速、慢行,甚至停车,等等,这点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再看看整个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无论是从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产品设备安装工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如何控制呢?主要是采用标准化管理,采用了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施工,还采用了监理、监督、检验一整套监控来保障,而且要经过充分的试运行。比如武广,它的一条干线有若干个站,可以是武汉直达长沙,也可以从长沙直达广州,也可以在每站都停,也可以隔站停,这就带来了列车运行的若干场景,这些场景是不是安全?我们都要进行试验,武广一共进行了17大项、2000多个场景的试验,试运行里程上百万公里,最后保证它的安全性、舒适度等指标,筹备好再开通运行。像郑西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办理的。我们现在由于规模大,在全国有4个综合检测列车进行这样的工作,确保开通运营就是安全的。
从运输管理体制来看,高铁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运营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维护和应急措施等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支经过不同层次、技术培训、适应高铁岗位要求的高技能的运营管理和维护队伍,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来实现我们的安全运营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注意到,刚才记者问,在恶劣天气下你怎么办?我们有完整的预警系统,高速铁路装备了功能全、精度高、可靠的防灾报警监控系统,能够对大风、雨雪,乃至地震等自然灾害及治安的综合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监控,通过列车系统和调度指挥及时进行保障。这里有一套严格的预警体系,有一套严格的应急措施,通过监测到的数据进行传输处理,然后给出停车速度、给出处理办法。
各位媒体的朋友,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技术是先进可靠的,而且管理也是规范有序的,人员素质也是过硬的,安全保障也是非常完善的。应该讲,高铁是当今安全性能好的高速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国家高速铁路开通已经三年多了,按系统工程来说是完全可以保证安全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