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当记者来到开发区康翠社区提及居委会主任林德菊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找林主任,她可是我们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在王大娘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正准备开始一天工作的林德菊。
打开电脑,登录泰达城市网,点击“社区论坛”……林德菊告诉记者,这是她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情。“‘社区论坛’是了解居民诉求的重要途径,居民们把遇到的难题发在论坛上,我们会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帮助化解难题。”
记者看见网名“阳光”发的帖子——由于楼道内的灯不亮,母亲下楼时把脚崴了。林德菊马上回复,并将该问题上传至数字社区系统,相关部门受理后,时间不长就有了回音:已派人到现场处理。现代化的社区管理模式,不仅方便了居委会工作,也拉近了居民与社区工作者的距离。
处理完论坛上的事务,林德菊开始了一天的接待工作。“林主任,我们合唱团想在周日搞个演出,您帮忙安排下场地……”“林主任,我们小区想换物业,需要走什么程序……”面对居民们的诉求,林德菊一丝不苟,认真答复。
有人为林德菊算过一笔账,她一天接待居民最多时达百人次,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日。林德菊说,“居民提出的每件事对自己来说都是大事,虽然每天处理的事情繁杂琐碎,但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午时分,林德菊简单地吃了口饭,随后开始张罗下午的工作。“刚才,金色阳光小区的李大爷给我打电话,说头发长了,想理个发。”林德菊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为的是让社区居民随时都能找到她。林德菊马上联系到社区共建单位美容院的师傅,约好时间,这才走出社区服务中心,开始了入户走访工作。
19个小区、3914户居民,几栋几楼住着谁,哪家什么情况,林德菊了然于心。“林主任,这是又去哪家啊?”路上的大爷大娘亲切地和她打招呼。
李大爷、王娘、杨婶……一件件居民们遇到的急事、难事,在林德菊的一路走访中被听取、被记录、被解决。
不知不觉中,夕阳泛出红晕,忙碌的一天就要结束了。在返回社区服务中心的路上,林德菊对记者说,看到社区居民们满意的笑脸,我觉得快乐而充实。本报记者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