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刘老师,刚刚我和几位我们聊了一些就是理论上自贸区的一些特殊性,优势性,那么具体到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如果在自贸区注册的话,它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优势呢?
刘程:这个问题比较微观。就目前的政策体制框架来说,因为自贸区的改革还在不断进行当中,已有的政策已经给了一些在自贸区内进行运营的企业,一些相对的比较优势。
我举几个例子,一个是说在注册方式方面,在境内的自贸区境内注册的公司,在注册资本上采取的是认缴注册的这种方式,换句话说,股东只要承诺出纳缴纳这样足够额度的资金就可以注册公司。在资本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可以先行注册公司,拿到这个经营执照,在区外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降低了大股东或者公司的创始人在区内进行投资创业的成本;一方面,也给资金进入境内提供了一个时间缓冲。
第二个优势在于经营范围。在我国,目前有些行业上有比较严格的监管。比如说像银监会啊,央行啊,还有像商务部。那么在自贸区区,经营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泛的。比如说一些在国内相对来说经营比较困难的,拿到牌照比较困难的,如第三方支付、跨境的广告业务、旅游业务、休闲服务业务、医院、保健保险、、增值电信业务等。这些业务在境内进行经营,经营对象是非常严格受限的。在区内,管理相对比较宽松。最近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苹果公司把它的AMOK(苹果支付),在上海自贸区进行注册。自贸区给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在过去,苹果公司如果想要在中国进行它在美国和欧洲广泛运营的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必须要拿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这个又要求公司必须是一个国内中国公司控股的公司,那么,苹果公司要么就是要放弃股权,要么就要和中国银联或者其他一些中国的现有的银行网络公司进行合作。自贸区给了苹果公司很好的一个窗口,它通过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这样一个AMOK的公司,顺利的可以在中国境内进行跨境的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同时又满足了境外要求,这是经营范围上的一个好处。
第三个优势,自贸区内的监管方式对外资的监管方式相对于境内更加灵活便利。过去,有很多业务的开展需要很多部门的审批。比如说跨境投资业务,需要来自商务部、发改委还有央行、银监会等的诸多的审批。如果是国有资本,像中海油、中石油经营海外并购的话,之前先要经过国资委的审批这样一个环节。那么这个过程有的要长达数年,很多宝贵的投资机遇就会在审批环节当中葬送掉了。有了自贸区以后呢,所有这些审批环节的话都可以集中在自贸区的管委会,这样一个办公大厅里面,可以在4到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解决。应该说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跨境投融资的便利,而且降低的企业运营成本,抓住了投资的机会。
对于自贸区内进行运营的外资,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以内,那么监管,主要进行的是备案制,而不是事先的审核制。这就给很多企业进行主动的经营带来了便利化。因为审批是不可预测的,企业会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会放弃一些可能很有希望的投资机会。
第四个优点来自于自贸区内的市场化水平,自贸区内在低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上现在已经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给予了企业和境内居民,以及非居民,给予了他们很多跨境的经常账户下,以及一定额度下的,资本账户下的,投融资的便利化。这使得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在岸和离岸两种市场上不同的资源,哪一个价格更优势,我就使用哪一个。比如去年,在岸市场人民币相对处于升值状态,美元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很多企业在自贸区内可以通过跨境的美元融资解决企业的投融资资金不足的这种问题。而今年,由于美元的升值预期比较强烈,有非常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自贸区内的离岸远期汇率业务,获得较为廉价的人民币资金,又获得一个息差的好处,在进行投融资方面很好的降低了融资成本,这就是自贸区带来的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市场化水平很高,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状态进行自发选择,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最后一个优势还是集中在跨境的投融资方面,这个优势主要的来源还是国务院给予了自贸区三年的实验窗口。在三年的时间内,企业可以在其他账户下、直接投资账户下以及资本账户的一定额度下,进行跨境的投融资,包括跨境的并购、外国企业到境内来投资证券和有价证券、股票这种产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验窗口。
这就是在目前框架下,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注册,它的一些优势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