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城市有温度:60分钟急救背后的三级配合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作者:程雪娇 编辑:李彤 2020-01-09 20:24:23

内容提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天津胸科医院一年接诊的急性心梗病例在3000例以上。急诊室,也成为心血管病人救治的第一线。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天津胸科医院一年接诊的急性心梗病例在3000例以上。急诊室,也成为心血管病人救治的第一线。

傍晚六点,大部分人已经下班回家,而在胸科医院的急诊室,最忙碌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李昭颖,是今天当班的急诊科住院大夫。入冬以来,胸科医院急诊科日均接诊量最高300人,夜间患者,平均都在近百人,最忙的时候,每二十分钟,就要接一位急危重病人。

经过初步诊断,这位65岁的患者,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手术。与家属沟通病情后,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打通血管,要在90分钟内完成。而在胸科医院,这个时间被控制在60分钟。时间的缩短,得益于急诊科与手术室的紧密配合。这边病人刚确定需要手术,那边,导管室已经接到指令,开始了准备。

56分钟后,病人血管成功打通。

这名患者情况刚刚平稳,又来了一位心脏骤停患者,新的抢救开始了。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5-10秒,就会出现意识丧失、晕厥;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最初4分钟,也被称为“黄金”抢救期。每一秒,都需要与死神赛跑。

经过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正常心率。而“抢救”指令一旦启动,开通静脉通道、心肺复苏、药物治疗会同步进行,需要整个医护团队的配合。

从2014年胸科医院成立第1家胸痛中心,到现在,天津已经有了28家国家级胸痛中心,5公里半径内,市区居民就可以抵达一家。本市心梗患者的院中死亡率,也从之前的10%降到了4%以下,低于国际5%的标准。这当中,不仅有医护人员的拼劲全力,还有院前、院中的密切协作。

患者还没到达医院,他的基本症状、用药情况、心电图,已经被120传输到了接诊医院。像李昭颖这样的急诊科住院大夫,会提前根据120发来的信息,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做好接诊准备。

抢救争分夺秒。虽然食堂距离急诊室不过50米,但在胸科医院的急诊室,医护人员,都习惯于定外卖。

凌晨12点半,在短暂的休息间隙,李昭颖才想起了自己定的晚饭。

从早晨8点,李昭颖已经连续工作超过16个小时,而科住院大夫的每一个班,都要上满至少24小时。虽然急诊很忙很累,但李昭颖说,他很喜欢这份工作。(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