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对她们的求职境遇议论纷纷;有关人才部门人士指出,人为以年龄阻碍人才流动不会有更多的发展创新。
据《法制日报》今天报道:当前某些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把招聘条件赫然定为“男35岁以下,女25岁”以下,更多的招聘人才广告是:无论男女,一律要求“35岁以下”。对35岁以上女性的求职境遇,人们议论纷纷,不妨来听听他们的说法和看法。
35岁以上女人就该退休回家
吴先生(25岁,某电脑公司经理):35岁以上的女人就该退休。在当前一些新兴行业,如IT、广告、策划等,从业人员的年轻化已成趋势。无法想像,我们公司会用35岁以上的女人当收银小姐或是销售服务小姐。35岁以上的女人,要么是大嫂、要么没有美的仪容,也不容易训练,我总不能专雇她来打扫卫生吧?
龚小姐(27岁,某公司人事主管):定年龄是对超龄求职者的测试。我们之所以在招聘告示中赫然标明“会普通话、有客源、女性、年龄35岁以下”,是希望招到既年轻又有经验的人才。公司所招的是业务部负责人,会普通话,语言障碍少;有客源,业务就多;选择女性,是想凭借女性魅力,展业务之宏图。无论是谈判、交际,某些女性都远胜男人一筹。至于年龄倒不是死条件,能招到既年轻又有经验、有能力的最好;退而求其次,年龄略大一两岁,能符合前三个条件,我们也会考虑。把年龄写进招聘告示,只因现求职者应接不暇,把条件定明细些,招聘就会有好效果。还可以这样说,这一条,是对超龄求职者的一道测试题,如果你有自信、有勇气表现出你的能力和魄力,我们当然会考虑。
欧阳先生(33岁,白领职员):有能力、有知识的美丽年轻女性,有经济学价值美丽年轻有头脑的女性,好办事,不能一概归结为老板或男人好色,其实女性的从容、美丽、自信、细心与坚韧,会带给企业一种积极乐观的氛围。有能力、有知识的美丽年轻女性,有着异乎寻常的经济学价值。企业使用35岁以下女性,是出于自身考虑的。35岁以上的女人回家做一名全职太太,蛮好!
重用年轻人不等于只用年轻人
黄先生(48岁,劳动人事部门负责人):中年女性务实肯干。无论是招聘经理、主管,还是业务员、助理,只招35岁以下的,这种用人标准,会使招聘单位错失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但可以使企业节省了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还会把其他单位的经验、人脉关系等资源带入新的单位。况且,中年人大部分已成家,特别是女性,务实肯干,对于待遇要求不会太高,也不会轻易跳槽。这对于降低用人单位人才成本,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很有好处。
李先生(52岁,大学教授):近年本科、硕士生,以20—30岁的优势年龄大量进入社会,人才需求自然倾向他(她)们。但人才市场上重用年轻人,是人才市场供需状态的体现,不等于只用年轻人。对于一个企业或一家单位来讲,人才结构多元化才是最稳健的。
这明显是一种年龄歧视
潘女士(41岁,妇联干部):这明显是一种年龄歧视。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是把35岁以上的女性求职者,往家里赶。是用年龄剥夺中年女性的劳动权!据统计,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是38岁;按“35岁以下”的条件,就连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不能入选,这岂不是把英才往外推?
何先生(37岁,人才中心干部):目前,用人单位有82%的工作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35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女性,已成就业的困难户。从全局看,“35岁以下”现象,限制甚至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一般来说,24岁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谋职、晋级,11年之后,就到了无法另行谋职的年龄,只能固守原地,不利于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试想,一个人为造成、以年龄阻碍人才流动的国度,会有更多的发展、创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