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月7日,云南省丽江县大具乡白麦村党支部书记、纳西族干部和建成永远离开了他的乡亲。噩耗传来,整个大具乡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赶来了,乡里的机关干部和学生赶来了,村村寨寨的乡亲们走了几小时的山路赶来了。人们泣不成声……
“要让‘共产党员’四个字显出分量来”
今年52岁的和建成,1988年成为白麦一村村长。
白麦一村原是个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高寒贫困山村,四个村民小组141户人家居住在陡峭的山脊上,祖祖辈辈种植洋芋、燕麦、苦荞、大麦等高寒杂粮,粮食单产只有100多公斤,口粮的一半靠国家救济。干旱季节,人畜饮水得到几公里外的山箐里人背马驮。
1979年入党的和建成,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面对困难,这个性格像大山一样的纳西汉子对家人说:“冲着群众的信任,我就要和贫困斗一下,要让‘共产党员’四个字显出分量来!”
上任后,和建成就开始解决“三不通”问题。
他四处奔波,多方筹资,并把党员、青年组织起来成立突击队,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日夜苦战,架设输电线路。每次,他都是带头用双肩将一根根木头电杆扛到悬崖绝壁上树起来。几个月之后,终于架起了一条长12公里的输电线路,白麦一村从此告别了松明火把,告别了石磨,看上了电视。
紧接着,和建成又八方奔走,争取到上级政府2.5万元的支持,又发动群众集资10.4万元、投工投劳6400个工日,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整整奋战了两年,他们修建起了三面光的水泥灌渠2160米,架设管道868米,修建了2个蓄水塘,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扬程达312米的多级泵抽水站。引来的清泉水不仅解决了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而且把白麦村80%的旱地改造成水浇地。从1990年起,四个村民小组的生产生活用水,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1992年,和建成当上了白麦村党支部书记。他领着村委会一班人,翻山越岭,勘察地形,确定线路,并在县交通局的帮助下,开始了艰苦的修路工程……
2000年9月,医院查出他患有肝癌。惦记修路的和建成,没有住院,只开一点药,又强忍病痛,投入到了修路当中,从不向人提起病情。
2000年12月,白麦一村四个村民小组通往村委会的公路终于修通了。但此时的和建成却病倒了。
“和支书就像一支火把”
和建成当上白麦一村村长不久,乡里号召种植地膜包谷、使用化肥。他一再动员群众,可乡亲们还是怀疑:“薄薄一张塑料布,再撒点盐巴一样的东西,就能种出粮食来?”
为起示范作用,和建成只好在自家1.5亩地里带头试种,并把自己的塑料薄膜和化肥分给愿意试种的人家。结果,他当年就获得丰收,亩产达到500多公斤。
第二年,乡亲们纷纷种起了地膜包谷,面积达900多亩,亩产比过去翻了近五番,白麦村从此结束了吃粮靠救济的历史,家家有余粮,户户有肥猪。
2001年3月,听说县里正在分配AA级白芸豆种,已肝癌缠身的和建成不顾阵阵疼痛,找了乡里又找县里,虚汗冒了又冒,晚上把药量加大,白天又继续跑,为的就是多要些豆种。最后,豆种的指标由250公斤增加到了2000公斤,他高兴地逢人便说:“今年每户增收上百元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谁料,7月里一场狂风暴雨,威胁着豆种的生长。和建成急了,碰翻药碗,就往山上冲。村里人拦他,他说:“我就是爬,也要爬上山去,一定要救回那几百亩豆苗!”他咬着牙,强忍着肝部的剧烈疼痛,足足用了6个小时,才走完平时只要两个小时的山路,立即组织党员和群众扶苗、补苗。几次支持不住,他稍坐一下又支撑着爬起来。等忙完回到家,刚说一句“豆子有救了……”,就晕了过去。这年,山上白麦一村4个村民小组的白芸豆产量超过了150吨,平均每户卖豆收入超过了1000元。
在和建成当村支书的10年里,他还带领江边两个村民小组发展了900亩烤烟生产,仅此一项,人均每年收入就达上千元,还种植了石榴132亩。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448元,比他接任时翻了一番多,家家都盖起了瓦房,看上了电视。乡亲们都说:“和支书就像一支火把,把白麦群众的心照暖了,把致富的路照亮了。”
“干部就应该知百姓情、解百姓难、安百姓心”
纳西族小伙子和春光,5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后来又患脑血栓瘫痪,自己又得了肝硬化,他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见人就掉泪。和建成便把自己家的250公斤大米给他送去,又发动党员和群众捐款3000多元,让他到大医院治疗,并常常看他,鼓励他。
后来,和春光治好了病,向和建成表示感谢,和建成却说:“如果连村民的生死病痛都不管,那还叫什么党支部。要谢,就谢共产党。”
金宏自然村32岁的和继军家,在1996年大地震后,房子垮了,也没有钱,老婆孩子都无法养活,对生活失去希望,便进城游荡,还染上了赌博的毛病。和建成知道后,不断打电话给他:“赶快回来,你还年轻,一定要走正道,只要有好身体,就完全可以用双手致富。”继军家回村后,和建成还时时去看他,教他养猪、种烤烟,帮他建包谷制种基地,现在继军家全家年收入已达8000多元,赌债也快还清了,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他不无愧疚地说:“和支书是为我们操心操病的呀!我只有好好做人,才对得起他!”
在白麦村,谁有困难,和建成就会及时出现在谁的面前。无论男女老少,有事时都想找和建成。
到了2001年,和建成的病情日趋严重,胸部的一块大肿瘤越来越大,往哪边躺就往哪边坠,让他无法安睡。可远离自己家、独自在村委会工作的他,却悄悄用一个别人熬鸡炖肉的大砂锅,每天熬一大锅药,出门就带一两天的药汁,仍然走村串户,帮助群众购豆种、栽石榴、种青梅、建小学……实在撑不住了,就到医院输一瓶液。
人们后来才知道,和建成为了治病,已经欠下6万多元钱的债,被迫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借住在兄弟家,却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乡亲们至今一提起就心痛:“在和支书的心里,只有白麦村这个大家,惟独没有他的小家。”
2001年12月3日,和建成再也支撑不住,躺倒在病床上。无论是山上的还是江边的乡亲们,都纷纷提着鸡蛋、猪肉、大米来看望支书,小小的屋子,随时都挤满了人。
和建成临终前,县委领导来看他,问他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他却一口回答“没有”,转而吃力地说道:“我只有一个请求,请帮助白麦村修成通乡政府的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