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时分,记者冒雨来到海南省白沙县狮球乡子雅村特困户羊以三家里。羊以三不在家,10岁的小孩在新建的砖瓦房里吃饭,他的妻子黄有苗笑呵呵地出来招呼客人。
就在一个月前,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还是难以想象的。当时,羊以三一家吃住在竹篱笆和茅草搭盖的棚子里,碰上下雨天,“床头屋漏无干处”。如今,羊以三一家住进了两间砖瓦房里,再也不怕大雨天了。
“这一切全靠羊书记。”黄有苗动情地说。
不远处,一群年轻村民正在挖地基盖一栋更大的砖瓦房。一位抡着铁锹的年青人正是原来的竹篱笆棚屋的主人特困户羊以聪。“我很快就要住上砖瓦房了,这一切全靠羊书记。” 羊以聪乐滋滋地说。
村民们说的羊书记,是村支书羊海辉。去年10月以来,他带头捐资万元,发动村里人投工投劳,解决5户特困户的住房问题,现在羊以聪已是最后一户了。“看到他们还住在三四十年前建的破房里,我难受得睡不着觉。我希望大家跟我住得一样好。”羊海辉的住房宽敞明亮,语言却是朴实无华。
今年45岁的羊海辉原是一个贫穷的黎族青年。改革开放以来,他开荒种橡胶、甘蔗,挖鱼塘,养猪,买车跑运输,年收入10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运输和种养大户。但先富起来的羊海辉并不满足。刚刚告别刀耕火种的黎族百姓生活依然贫困,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时刻提醒羊海辉,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过上好日子。
羊海辉原来不是村干部,但这并不影响他积极帮助村民开拓致富路。在全村大种橡胶的时候,他出资1万多元为三户困难户购买橡胶树苗,现在这些橡胶已经开割。长期以来,村民没有厕所,如厕必须上山,要带棍子赶猪赶狗,还要丢石子提醒来人。2000年初,羊海辉在家里建了村里第一个水厕。村民们看到建厕所的好处,便纷纷学着建。细心的羊海辉发现村里有8户贫困户没钱建,便出钱为他们买砖、水泥,还把自己的手扶拖拉机无偿借给他们用,终于使全村人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厕。
要致富,先修路。村里原来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摩托车都走不了。2000年3月,羊海辉带头捐资,买来水泥、沙石、涵管等,修通了700多米的环村公路,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2000年10月,羊海辉当选村支部副书记。当时他的客车运输如日中天,但为了专心做好村干部工作,他毅然卖掉了运输车,为此每年要少赚3万元。“作为村干部,我要领着群众干,开车搞运输能赚钱,但群众学不来。搞种养,群众就可以跟着学。”羊海辉说。
去年11月,深受群众拥护的羊海辉当选村支部书记,他深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子更重了。羊海辉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活动,邀请县农技部门专家到村里讲课。村里农民原来种水稻方法粗放,单季亩产仅一二百公斤。通过技术培训后,水稻单季亩产一下子提高到四五百公斤。
羊海辉深知,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必须调整种养结构。传统的水稻、橡胶效益低,种龙眼、荔枝效益则高得多。为了发动大家种龙眼、荔枝,他带头种了10亩,如今,子雅村破天荒地种了70亩龙眼、荔枝。同时,他还动员大家发展养殖业。他在县党校举办的培训班学到了养鹅技术,回来就带头养了200多只鹅。现在村里已有6户人家养了2000多只鹅。
在羊海辉的院子里,原来的小客车已不见踪影,一辆破旧的手扶拖拉机格外抢眼,群众告诉记者,这辆拖拉机现在几乎成了村里人的“公共财产”。不善言辞的羊海辉说:“自己发财没有用,大家都能过得像我一样就好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