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在邓小平同志在天津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16周年之际,记者在滨海新区了解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6年的发展,已从一个刚刚落地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经济巨人,由一块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演变成滨海新区大家庭中的“主力城区”。今年1至7月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4.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51.0亿元,出口完成26.1亿美元,实现了近5年来的最快增长。这三项指标分别约占全市的20%、30%、46%,占滨海新区的比重分别达到50%、60%、80%,另外滨海新区80%的建设资金来自开发区,其城区发展速度为世界所罕见。
16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同志来到了刚刚成立两年、只有一条路、十几栋厂房、两三家投产企业的天津开发区,高瞻远瞩地写下了“开发区大有希望”七个字。16年,婴儿长成成人,而开发区却快速地成长为一个经济巨人,成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的“主力前锋”。来自几个方面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国手机中的五分之一、录像机中的四分之一、电焊条中的三分之一、电视机中的十分之一、方便面中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天津开发区。另外,开发区还是全国最大的单排键电子琴、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2001年天津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0.9%,GDP占全国0.32%,人均GDP达到1.89万美元,发达国家用30年走过的路,开发区走了不到10年。
目前,天津开发区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区,而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区”,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个城市的“五脏六腑”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健康发育。据介绍,开发区金融服务街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开发区第一个居委会于日前成立,标志着开发区迈向休闲、商务城区的市民文化广场、国际展览场馆、泰达足球场已开始动工兴建,建成和在建的星级宾馆达20余家,显示了开发区作为一个现代化新城区的魅力。
不久前,外经贸部公布了2001年全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最新结果,天津开发区以综合得分683.9分的成绩排在全国47个国家级开发区之首,高于第二名240多分,连续3年成为外经贸部公布的全国最好的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