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前夕,一位满头白发的驼背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湖南省衡东县委组织部。他从一个红色的袋子中掏出2000元钱,“这是我的特殊党费,向党的十六大表示一点心意。”
这位退休老人叫向运生,今年94岁,是衡东县杨桥镇东烟村的退休干部。褪了色的红袋子是他珍藏了43年的“党费袋”。这个党费袋中装有3笔特殊的党费证明:1994年7月,组织部收到他的特殊党费1000元;1998年7月,组织部又收到他特殊党费1000元;2001年6月6日,在建党80周年前夕,组织部再次收到他的特殊党费3000元。
向运生1954年6月入党,曾任原东烟乡政府财政、民政主任,公交、农水部长,1959年因反映“茶子不收种油菜,红薯不挖用牛犁。”等情况被打成“右派”。在折磨和凌辱面前,他以“我是共产党员,应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信念支撑着渡过了难关。
在离开党组织的年代里,为了表达对党的一片忠心,向运生特地用针钱和铁丝缝制了一只红布包,上面绣上三个金黄色的大字:党费袋。他每月按时把0.2元的党费放进袋里,从不间断。
1979年7月8日,党组织落实政策给向运生平反,并给他办了退休手续。年过古稀的他激动万分地提着足有1公斤重的党费袋来到东烟乡政府,上交了他保存近20年的党费。经清点,袋内共有46.8元钱,虽然其中一些硬币不同程度地氧化锈蚀了,有的纸币还发了霉,向运生的赤诚之心却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向运生有6个儿女,家庭幸福美满。退休后,儿子把他安排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电视机、电风扇、新衣服、新家具一应俱全。儿子媳妇们说:“爸爸,你吃了几十年苦,现在该回来享享清福了。”向运生却回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终生在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没多久他就向县委组织部长提出要义务为县城打扫街道,组织部长拗不过他,就答应让他担任东烟乡的退休专干。
23年来,老向担任了老龄委员、普法宣传员、农业技术员、校外辅导员等“八大员”工作。他看到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自费订阅《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当代党建》、《湖南科技报》等20多种报刊,并捐款1200多元办起了一个图书室。针对农村法制观念淡薄,他在镇政府门前办了法制宣传栏,每月出刊两期,从未间断。对于当地的民事纠纷,他知情必到,有理而断,令人心服口服,经他调解的民事纠纷有600多起。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和学习体会,45个日记本写得密密麻麻。
在家乡,向运生连续9年在贫困村办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如今,已风烛残年的老向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仍自己种植黄瓜、马铃薯,闲暇时就向村民传授一些种养技术。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战马离阵不离鞍,革命哪能享清闲,誓看春蚕丝吐尽,甘当红烛蜡燃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