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我愿意奉献我毕生的精力!”这是50岁的老党员陈大金的座右铭,也是他脚踏实地带领群众致富的真实写照。
陈大金是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镇大堰村党总支书记,在基层工作20多年的他深受群众爱戴。群众们说,大堰村由一个贫困小村,变成人均年收入超过45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16亿元的明星村,80%的村民住进水电气齐全的生活小区,村民全部实行退休制和养老保险制度,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道路。
虽然长期在基层,陈大金却能紧握时代的脉搏,大胆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大堰村,也吹醒了陈大金。在陈大金的带领下,大堰村大办乡镇企业,在上个世纪末,已经形成了集房地产开发、建筑、机械加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商贸、餐饮、娱乐等10多种行业于一体的乡镇企业集团,使村集体资产突破了亿元大关。
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面对大堰村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有利位置,陈大金琢磨着如何将村里贫瘠的土地资源转换成经济规模效益。他大胆借鉴别人的经验,开发土地资源,吸引外来企业。
从1995年到2000年,大堰村从外地引进资金办起了第一家合资企业——重庆耀勇减振器有限公司,年生产各种摩托车减振器万余套,最高年创利润200多万元。同时,为配合重庆市支柱产业发展,村里投资2800万元,与重庆庆铃集团公司合作,建了汽车消声器专业工厂,年生产8万套汽车消声器,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随后,经多次洽谈,村里与日本东京散热器制造株式会共同投资3000多万元,兴办了重庆东京散热器有限公司。
短短5年,大堰村通过引进吸收多方资金,经济成分由过去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变为独资合资、合股、联营、租赁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共引进外资7000多万元,兴办“三资”企业4家,国内10多家企业来此落户,总投资达1.2亿元,全村企业初步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陈大金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村里富裕起来了,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格了,更不为金钱所动。有人觉得他傻,说他为村里做了那么多贡献,吃点、拿点、占点也没有人会说他。有人劝他说:“你都到知天命的年龄了,还不为自己考虑一下?”但陈大金却说:“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大幸福不在于自己获得了什么名或利,而是能为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
1998年,大堰村准备开发一个项目,一个包工头为了能承包工程,趁到他家谈项目的机会,悄悄将10万元现金放在他家中。陈大金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把钱退还给他。
陈大金常说,精神“贫穷”的富翁是可悲的。群众富起来后,他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经常组织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近几年来,大堰村的计划生育率、殡葬火化率均达到100%,85%以上的农户都是“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
陈大金扎根基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在当地村民中树立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深受党员和群众的拥护。2002年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他以全票再次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说:“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我愿意奉献我毕生的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