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岸边,有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部队装备处长:他拣破烂拣出了名堂,军中“破烂王”闻名遐迩;他攻关革新名气大振,军中“求知迷”名不虚传。
别看他至今还是个团级机关中的营级处长,可国家、军队级的头衔,却令人刮目:全军陆空军船艇部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军械装备维修工程学会会员、中国航海学会会员、济南军区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
他,人称老秦,大号显云,今年五十有二。
军官乐当“破烂王”
1981年,秦显云上任伊始,组建不久的船运大队的家底“一穷二白”。“出路就在拣破烂。”秦显云上任第“一把火”,令大队官兵为之震惊。
他带头外出拣破烂,大到机件,小到螺丝钉,凡是船艇用得上的零件,均在收集之列。
这年夏天,老秦到青岛一家工厂办事。厂区随处可见的角铁角板,令他眼睛一亮:这些铁家伙放在这儿是破烂,拣回去可就是制作舰艇小配件的宝贝啊!征得同意后,他和随行人员脱去上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拣了起来。这一次,老秦和大伙儿拣回了8吨多材料。据他透露,此类原材料要3500元一吨,这一下就节约经费几万元。
从此,老秦有了“破烂王”的绰号。也有人问老秦:“一个大军官,大庭广众之下拣破烂,不怕跌了身份?”其实,老秦不是天生就喜欢拣破烂,可作为基层部队的装备处长,他手里的标准经费有限,维持日常维修尚可,要上项目、搞研究,就得靠勤俭持家过日子。他主持组建了两个“破烂库”,号召大家利用到船厂、军工厂出差、接装备等时机,广收“破烂”。效果立马显现出来:一批濒临报废的旧装备先后“返老还童”。
这些年来,老秦买过胜利油田的旧水泵,购过上海中华船厂的旧发电机,拣过海军舰艇上报废的柴油机,还收过地方物资回收公司的旧牵引车。虽说“破烂王”的绰号越叫越响,他却乐呵呵地说:“为了部队建设,得这个绰号不丢人!”
有了这种勤俭过日子的思想,老秦管理的船艇家底逐年递增,拣回来的7000多种“破铜烂铁”,保障所属船艇缺啥就能补啥,库存物资达400多万元。
年过半百进学堂
老秦在处长岗位上已任职21年。虽说当年那勤俭建军的本色没有变,但他的“追求”却大有变化,“求知迷”的雅号已代替了“破烂王”的绰号。
这天,驻地山东省长岛县高级职业学校计算机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旁听生”——两鬓染霜的秦显云。他和相差一代的“同学”一起上课,恭敬地向老师行礼,认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年,老秦51岁,已过“天命”之年。
俗话讲“人过五十不学艺”,老秦却是“年过半百苦学艺”。如今,他的计算机操作和自编程序,已可与“科班生”一较短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批高技术装备来到部队。老秦深深感到,光靠“破烂王”的那一套,是走不了科技兴装之路的。为此,他不仅“走关系”成为长岛高级职业学校计算机班的“旁听生”,还自费参加了山东工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函授。
老秦入伍前只上过初中二年级,学高科技的难度可想而知。他给自己定下学习规矩:平时减少应酬,挤点时间;外出开会,见缝插针。晚上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下半夜。
一次,大队政委刘兴河从外地给他借来一本新装备修理技术手册,10多万字。当时,此书买不到,老秦一咬牙,用6天时间全抄了下来。凭着这股劲,他记下了40多万字的笔记,积累了7000多组新装备在各种海况下的参数指标;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成了高级工程师,被总部和军区分别表彰为“全军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优秀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业精于勤。老秦不仅能熟练驾驭所属的全部新装备,还先后解决了船艇部队新装备应用中的20多个难题,使大队船艇的在航率、装备完好率始终超出总部规定的10个百分点,大队连年被上级表彰为装备管理和技术革新先进单位。
与时俱进探新路
潜心科研是老秦的又一新追求。他常想,要让船艇装备最大限度地形成战斗力,离不开革新和改进,身为基层船艇部队的装备处长,责任重大。
他牵头组建了科研小组,针对船艇技术、战术等难题,逐一立项攻关。1998年春,为了解决登陆艇舵轴、尾轴使用寿命短的难题,老秦率领大家研制“环氧树脂玻璃钢”新材料,对舵轴、尾轴进行保护性加工。一次,他做乙二胺凝固实验,因缺少专门试验室和通风设备,十几秒钟,屋里就充满浓烈的黄烟。顿时,秦显云觉得眼里鼻子里像抹了胡椒粉,喉咙如刀割一般,全身又痒又痛,渐渐失去知觉。醒来后,才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里。医生讲,晚来一会儿,老秦的命就没了。
3天后,老秦又出现在试验现场。他带着大家一气又做了上百次试验,新材料终于诞生,船用尾轴、舵轴使用寿命由1至2年延长到8年,成本也由1.2万元降到了3000元,工效提高8至12倍。
已装备全军船艇部队的某型副机,因设计不合理,报废了十几台。老秦仔细“把脉”,分析检查出机油泵齿轮转动方式、摇臂顶杆等9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使本单位的几台副机起死回生。1998年,生产厂家特邀他参加技术论证会,同年这种机型通过国际ISO9002认证,并打入国际市场。
这些年,老秦一直很忙,但忙得充实。他组织编写的教材,成为全军船艇修理专业技术大纲。他获得的荣誉证书摞起来几乎“与身等高”。他先后有13篇学术论文获奖,28项技术革新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革新成果被总部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