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一著名论断,在当代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尽管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逐字地表述两个文明的准确概念,但对其包含的基本内容人们还是非常熟悉的。
时代创造文明,文明引领时代。如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新的目标新的追求便应运而生。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强调应“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关于三大文明建设的论断,是十六大报告中一个突出的重要思想,尤其是报告强调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代表作出了如此评价。
记者注意到,类似看法在代表们中间非常普遍。李宪生代表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断,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成果。”许多代表认为,这是对“两手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有分析认为,“政治文明”一词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为如此,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代表们中间很热烈,话题也较为广泛。记者发现,不少代表的发言和讨论对诸如什么是政治文明、其核心内容及实现途径等等一些方面多有涉及。
王伟光代表谈到了他的理解。他认为我们所说的建设政治文明,是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物质丰富的、文化发达的、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同时,我们还要在民主政治上、法制上达到高度发展的一个社会状态。
江苏昆山市委书记张雷代表说:“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需要政治文明作为支撑。”在他看来,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它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与精神文明相交融,在一个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建设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开展什么样的政治活动,确立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水准和面貌。
同时,不少代表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我们应当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王伟光代表指出:“最重要的是‘三个统一’,即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事实上,在十六大开幕之前记者就注意到,有关政治文明这一新世纪的历史课题,自“五三一讲话”以来,不少理论界人士便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应该说这种研究和探索是建设性的,并不乏启迪意义。
比如,关于政治文明的实现途径,有人指出,应当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建设。
再比如,还有学者撰文指出: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我们以往偏重于把民主当做一种作风来看待,例如把民主看做是让大家讲话,或者是领导者的开明等。实际上,民主如果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
社会主义社会,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正如一些代表所谈到的那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
在本次大会开幕前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曾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向新闻发言人提问。而如今,应该说,包括这一个问题在内的诸多疑问,都可以在十六大报告中找到明确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