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读着十六大报告中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冯格萍和全国那些实现了再就业和尚未找到工作的下岗失业人员一样,深切地感受到党不但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困难群体,而且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党和我们贴得很紧很紧!”
冯格萍现在的头衔是“天露林休闲食屋”经理。在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日子里,谈起自己从下岗到再就业、入党的经历,冯格萍用深情的诗句诉说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我曾经彷徨,像单飞的孤雁,眼前的世界迷迷茫茫,困难无援手,何处诉衷肠?孤雁重回家,就像逢露的禾苗,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
冯格萍下岗前,是北京崇文区粮食系统一家超市的经理。多年来,她工作兢兢业业,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意气风发的冯格萍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就在准备发展她入党的节骨眼上,1998年7月,因为超市出租,39岁的冯格萍一手拿着入党登记表、一手拿着下岗证离开了工作岗位。“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曾经有过的激情和理想被扑灭了,留下的是失望和伤心。”冯格萍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冯格萍下岗后,全国劳动系统第一个流动党员党委——崇文区职介中心党委向她敞开了怀抱,温暖着她那颗受伤的心:帮助她调整心态,转变观念,自强自立;帮助她了解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等政策法规,领取各种国家规定发放的费用一万多元;帮助她参加小企业家职业培训班,提高管理能力;吸收她参与筹建职介中心组织下岗职工开办的“天露林”,后又聘她为经理……冯格萍告诉记者,“天露林”筹建初期,当资金短缺时,是流动党员排起了长长的捐款队伍;当设备不足时,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送来了洗衣机、餐具和各种设备。现在,在“天露林”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有十多人,他们十分珍惜新的工作岗位,辛勤劳动,小店生意日益红火。
党组织的一次次关心和帮助,为冯格萍抚平了心灵的创伤,也使她一次次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对党的热爱。1999年,她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1年4月8日,冯格萍成为崇文职介中心流动党员党委发展的第一名预备党员。“当我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宣誓时,眼泪禁不住刷刷地往外流……”时隔一年有余,冯格萍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动情地说:“这些天,我天天关注十六大的报道,越来越觉得大会上议的虽说都是党和国家的大事,其实离我们老百姓生活很近,讲了许多我们老百姓最愿意听到的话,我们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舒畅过,我们一定会自强、自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