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武(化名)就是受雇于这名女大学生(右一)替她代考英语四级考试。 |
●从小家境贫困失去父亲
●很少回家努力兼职赚钱
●并不怨恨媒体和报料人
●最担心妈妈会知道此事
核心提示
本报关于“校园枪手”事件的系列报道今天已经是第四期了。在这起事件中,“枪手”一直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昨天,“枪手”向记者解释,她来自一个贫困家庭,为了急于在毕业前把向同学借的钱还清,不得已做了一回也是生平第一次“枪手”。
在学校的协调下,该“枪手”虽然拒绝与记者“面对面”,但通过她的指导老师,她还是愿意对本报记者一吐心声。
同时,记者与那位神秘报料人委托前来领取奖金的女孩子进行了一番倾谈,得知报料人原来是广州一所名牌高校的博士生,她解释了自己愤然举报“枪手”现象的原因?/p>
枪手的故事
毕业在即急于还钱无奈做了一次枪手
在记者采写该事件的过程中,众多读者对文中的“枪手”表示出深深的同情。那么,“枪手”小武(化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是什么促使她去做一名“枪手”?难道仅仅是为了钱?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这些论断很快被推翻了,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学生的无奈……
在开始采访时,记者就知道这是一次非常困难的采访。在经过小武学校的多次协调的情况下,她还是拒绝了与记者“面对面”采访的请求。最后,她的指导老师对她做了大量工作,小武才肯对记者一吐心声。
并不怨恨媒体报料人最担心妈妈知道此事
记者:现在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恨记者和那名报料人吗?
小武:我谁都不恨,我只恨我自己,是我的错……我现在很后悔,当老师把我领回来时,我在路上不停地哭。我对老师说:“我错了,我对不起大家。”当时老师就说:“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承担后果。”
记者:是什么原因使你想去做一名“枪手”?
小武:其实我不想做。我从小就没有父亲,是母亲一人将我们兄妹几人一手拉址大的,家境十分贫困。我家从来就没有固定的住处,房子是向别人租的。我大学4年所有的学费,都是家里东挪西借回来的。因为穷,大学4年间我很少回家,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留在学校做兼职,别人做一份家教,我要做三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
我性格挺要强,我从来没有将这些情况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向学校申请过贫困补助,我觉得我能够挺过去。但是我快要毕业了,要找工作,每天要跑很多地方,要用很多的钱。
现在,我已经向同学借了大约几千元,马上要离校了,我必须还给同学们。就这样,我想着再去找一份家教,我急等钱用。家教中心看到我的难处,看我很着急,就给我介绍了这个事。
记者:做之前你有没有担心?做的时候你害怕吗?
小武:我很犹豫,我不想去,那天晚上,我很久不能入睡,心情很乱……我也知道后果,知道它会给我带来什么,但我以为不会被发现,这是我第一次做“枪手”,我也挺怕的。
记者:你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小武:我最担心妈妈知道这件事情,她很爱我,养大我也很不容易,我对不起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名学生是一名学习成绩极为优异而很有上进心的女孩子。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身上有一种比平常人更多的成熟与坚韧。在采访中,老师们也流露出对她的同情,老师们说:“用‘枪手’这样的词放在她身上,似乎并不合适。因为她只是第一次,而且仅仅是一次。现在,她需要的不再是同情,而是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理解。她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她能跨过这个门槛,重新建立信心。??/p>
神秘报料人
托人领奖金悉数赠学校
昨天上午9时,本报报料领奖处来了一名特殊的女子,她是来领取“四六级考试枪手事件”报道报料奖的,这也是本报近期开出的“最高价”——800元。尽管记者一开始就知道来领奖的可能不会是真正的报料人,但记者仍然控制不住好奇心走了过去。
前来领奖的女孩只有1.56米的个头,看上去很清纯。记者看到她时,她正站在领奖处的窗边,眼睛不停地向外张望。记者问她:“你就是报料人林小姐吗?”该女孩干脆地回答:“不是,我是她的委托人,她在楼下。”“在楼下,哪里?”记者不由得向外望去。女孩说:“没用的,你看不到她,但她能看到你,她现在正看着你……”听到这句话,记者觉得十分吃惊,因为记者知道报料人要保护自己,但没有想到她会如此谨慎。
起初,记者曾怀疑站在面前的女孩其实就是报料人自己。但在一来一往的问答中,记者从声音肯定该女孩并非报料人。几天来,报料人只从电话与记者联系,记者在电话中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是一把坚韧而理性的声音……“我能不能见一下她,就远远地看一眼……”女孩说:“没用的,她要是想见你早见了,她就是这样的人……”
望着面前这个被报料人深深信任的女孩,记者猛然想起,不如从她这里了解那个神秘的报料人吧……
身份小有名气的大学博士生
问:能让你来领奖,你是她最好的朋友吧?
答:算是吧。
问:她是一个学生吗?一个大学生?
答:不是,她是本市某名牌大学的博士生。
问:她年纪跟你差不多吧?
答:不,我今年才22岁,是应届毕业生
问:她是怎么接到“枪手”的信息的?听说对方开价1万元,是吗?
答:她在学校看到一则招聘家教的广告,她本来是不想做家教的,但那份广告中说得特别可怜,可能是出于同情心吧。但她打电话过去后,对方竟直接说要“请枪手”,还说即使怎么教她她也学不进去,请“枪手”才是主要目的。她一口拒绝了,但对方却看好她,说她一定能考好,一定要她做,而且还开出1万元的价钱。但最后她还是拒绝了。
问:你们很多人知道这件事吗?
答:也不太多,就她的导师和我们这些人。她很有名气,而且很有水平。她的导师知道这件事后,希望她不要露面,怕影响她的学术工作。
问:她很有水平?
答:对。她在学术界很有名气,论文在国际刊物上都发表过,她的照片上过杂志、报纸。她现在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以后肯定是一个科学家。这两天她要去香港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昨晚还在准备资料。
思虑应该狠杀请“枪手”风气
问:她很缺钱吗?既然她对1万元都无动于衷,还会在乎这800元报料奖吗?
答:不,你想错了,她根本不缺钱。前两天的报道你说她“为1万元曾经动过心”,她看了之后很气愤,还说“我什么时候被诱惑过”。我们大家都觉得很好笑,她根本不可能这样,后来她说要把这800元报料奖捐给学校的研究生会。
问:她举报时有没有想过给请“枪手”的学生带来什么后果?
答:她也曾考虑过。我知道她曾经劝过那名大学生,但那名女孩反而很生气,根本听不进去,最后还请了其他人做“替枪”。其实,我们包括她的导师都很支持她,大多数学生那么刻苦地学习,但有的人却靠请“枪手”轻松拿到文凭,这对其他学生太不公平。这种行为一定要制止,如果大学生的文凭都是假的,那还有读大学的必要吗?
我们都普遍认为应该狠狠杀一下这种风气,在校园里,招聘“枪手”的广告随处可见,教学大楼、饭堂甚至厕所里都是,老师和同学对此都有很大意见。希望媒体曝光后能得到遏制
问:所以她就想到向媒体反映?
答:对。在高校中的代考现象太多了,可以说到了泛滥的程度。媒体的曝光,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让这种现象得到遏制。
问:她觉不觉得那个学生很可怜?
答:她曾说,不管这个学生怎么可怜,但还是有错在先。做了错事,自然要受到惩罚。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上没有照片,很多人都可以造假,这也是个问题。
问:我们的报纸报道她都看了吗?
答:她全看过了,那两天的《信息时报》很快就卖光了,可能是因为有很多人关注这件事吧。虽然她觉得里面有些说法不对,但曝光总是好事。
问:和你的对话能否见报?
答:可以,但你不要说是她说的,这样对她不公平。我讲的是事情发生后,我们知道的情况,她对我们这样说,但她不一定会这样对你说。
问:她很有正义感吧?
答:她平常就特别正义。她这个人做事很有原则,她不想说、不想做的事谁也强迫不了她,对于不良现象她总会一吐为快。她是个有深度的女人。
正在聊天中,报社的财务部来了通知,可以去领报料奖了。记者在陪同该女孩领完奖后一直跟着她,希望能见到真正的“小林”。但女孩似乎看穿记者的心思,她说:“你不要这样,这样对她太不公平了,她会怪你的。”为了给女孩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记者只好远远地望着她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