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委员刘世祥(右一)是工友们的贴心人 |
北方网消息:到天津市政一公司打工的外来工,都会接触到一个让他们感觉新鲜的词:工会。这些外来工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参加工会对他们来说还真是平生头一次。其实,市政一公司的外来工工会已经建立3年了。3年中,工会在外来工中建立基层工会组织,积极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组织了多种技能培训和业余文化活动。外来工们说,工会的干部还真是咱自己人,工会组织就是咱的家。
集体合同 外来工维权的新探索
外来工的工会组织,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护所有会员的合法权益。一公司工会首创了一种“集体合同”的模式,规范外来工雇主的用工行为,互相约束公司、外来工雇主和外来工本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涉及劳动报酬、劳动管理、工作时间和休息、劳动安全卫生等内容,工会作为第三方联合签署,并定期进行履约检查。
市政一公司一分公司刚刚参加了丹拉高速公路天津滨海大桥的建设,目前正在天津城市快速路卫国道桥的工地上。一分公司是建立外来工工会较早的一家,外来工集体合同就是他们的创造。一分公司工会主席说,集体合同经过了外来工职代会的表决通过,并报劳动部门备案,真正维护了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外来工集体劳务合同的签订,使外来工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外来工程队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被写入合同,并在生活条件、劳动安全等方面维护了外来工的合法权益。
外来工素质与技术创新
市政一公司的负责同志说,由于外来工在全公司职工中占近七成,所以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公司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几年来工会在强化外来工素质上做出了很多探索。
一分公司工会和有关部门配合,不仅通过定期定点的培训提高外来工的文化、业务素质,而且通过老职工的带动,在外来工中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在丹拉高速滨海大桥工地上,外来工工会就组织大家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并成功应用于施工。其中,塔柱施工钢筋顶弯曲器、下索道管定型锚固支架的设计,挂蓝模板升降拉杆、高墩柱模板加固支架的改造,都节约了人力和资金,缩短了工期。其中下索道管定型锚固支架的使用,使工期缩短了3倍。
外来工工会大家谈
工程队负责人、外来工雇主李文贵来自浙江,他带着工程队在天津已经干了20多年了。他说,3年前,听到公司要在他的工程队里建立工会的消息,觉得工会毕竟是工人的组织,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也就没有同意。后来,分公司党委、工会主席反复做工作,还给他讲了天津外企建立党组织的例子,他最后答应试一试。
李文贵说,后来,是工会的工作让他改变了认识。工会建立以后,不但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增加了外来工队伍的凝聚力,而且许多外来工自己进行的技术改造在工地上发挥了大作用,缩短了工期,还提高了施工质量。
外来工程队的工会委员刘世祥来自山东德州。他说,过去真不知道工会。后来大家推举他做了工会委员,他也就多关心工友们的生活,多提合理化建议。其实不仅是协调劳动关系,刘世祥他们几个工会委员还组织活动丰富大家的工余生活,在工地上集思广益,组织大家“出巧力”,搞技术创新。
一分公司工会主席说,在外来工中建立工会的这3年,工会多次组织文化活动和劳动竞赛,每一次都是正式职工和外来工共同参加。工会提出“同是建桥人,共做主人翁”,让外来工充分发挥能动性,为企业多做贡献。工会每月还从他们中间评选一位“岗位明星”。
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安亭洲说,到目前为止,天津各级工会组织共建立农民工工会1600多个,有20万人加入工会。工会组织团结了农民工,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在天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元冬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