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港湿地 |
北方网消息:随着第9次引黄济津北大港水库成功蓄水,天津市的湿地总面积达到近10年来的最大值。根据市林业局今日上午的最新统计,天津市湿地总面积达到2487.848平方公里,比10年前增加了近20%。这是天津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的可喜成果。表明天津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向良性转化,“七十二沽”的风采将再现津门。
据介绍,在历史上,天津因位于“九河下梢”,其最大的地理特色就是湿地众多,河流、坑塘、洼淀、水库、湖泊星罗棋布。历史上天津共有“七十二沽”,也就是72个大洼地。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制约,天津的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最严重时,“七十二沽”中有80%以上已干涸,全市5000多个坑塘已减少了50%。近十几年来,本市各级政府部门投入巨资,千方百计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积极维护本市的生态系统,目前,天津湿地保护已取得可喜成果,一大批像团泊洼、大黄堡洼淀、黄港水库、北塘水库、潮白新河等干涸长达七八年之久的洼淀、河湖、水库已蓄上水源,使天津湿地的总面积不断回升。目前本市已建立北大港、七里海、团泊洼、塘汉大沿海滩涂等4处天津重点保护湿地,面积达15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60.3%。与此同时出现的是,本市气候、空气质量、水环境不断改善和湿地生物资源的不断丰富,鸟类、鱼类、昆虫、各种植物种类不断增多。生态环境专家指出,天津的湿地水域不断恢复,生态系统正在向良性转化。
 |
| 七里海湿地风光 |
 |
| 雾霭中的尔王庄水库 |
 |
| 东丽湖秀色 |
 |
| 团泊洼水库风光 |
本市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空气、抵御风暴、生态保护、科研教学、休闲旅游、种植养殖、体育运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年“送礼”五千亿 随着第9次引黄济津北大港水库成功蓄水,本市的湿地总面积也由此达到近10年来的最大值。根据市林业局今天上午的最新统计,本市湿地总面积达到2487.848平方公里,比10年前增加了近20%。
据专家介绍,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观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目前全市共有水库、湖泊100个,一、二级河流98条,大小坑塘洼淀5800多个。此外,本市中心区有湿地3890公顷。据介绍,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贮存淡水、降解污染、净化空气、抵御风暴、保护生态多样性及科研、教学、休闲旅游、种植养殖、体育运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国际上公认的生态经济效益公式测算,一平方公里的湿地每年直接产生生态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也就是说,本市目前的湿地每年可产生生态经济效益5000亿元。
引滦水 引黄水 中水 存蓄雨洪水
四大动脉为湿地“补血”
目前本市六成湿地已得到保护
近年来,本市面对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在确保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千方百计为本市湿地调剂水源。
目前本市在海河上游水系无来水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四个渠道为湿地调剂水源。 一是引滦水源。每年调水3亿至7亿立方米不等。使存蓄引滦水源的于桥水库、尔王庄水库形成本市北部较大片湿地。二是引黄济津。将黄河水存蓄在本市北大港水库、团泊洼水库、鸭淀水库等,并充满南运河、子牙河、海河等一、二级河道。从2000年至今共4次调水,平均每年调水约4亿立方米。三是中水。本市大量利用北京及本市的污染处理厂净化后的中水调入七里海、团泊洼、上马台等水库湿地,每年调入约6000万立方米,经自然生态净化变成生态水。四是建设水利工程,存蓄雨洪水。如本市北塘水库和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等今年共存蓄上游雨洪水超过1亿立方米。
据介绍,多年来,本市不断加大对湿地保护力度,从规划设计、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等多方面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措施,目前本市已建立北大港、七里海、团泊洼、塘汉大沿海滩涂等4处天津重点保护湿地,面积达15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60.3%。如本市七里海湿地,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建设有关牡蛎滩、贝壳堤的规划保护方案,同时加大对这里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几年来七里海湿地管理部门共查处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案件136起,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七十二沽为何容颜曾衰
干旱少雨、破坏植被、增加取水是主因
据介绍,以前,天津的七十二沽不断退化、天津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气候连续干旱,降雨和上游来水不断减少所致。此外,上游森林植被破坏、建坝、不合理围垦开发、生活与工农业用水增加等多种因素也造成本市湿地大面积减损。
如:1960年天津大洼———里自沽湿地干涸;1963年天津贾口洼湿地干涸;1965年天津黄庄洼湿地干涸;1966年天津北大港、七里海、团泊洼湿地干涸;1968年天津大黄堡湿地干涸;1969年天津东淀湿地干涸,使天津的七十二沽曾有80%以上干涸。
400多种植物、600多种动物安家于此
津沽湿地动植物乐园
据介绍,天津湿地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多达1000多种。其中植物400多种,包括17公顷的芦苇。动物达600多种,包括哺乳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
据了解,随着本市湿地面积不断扩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如本市团泊洼经过了7年干旱,从去年引入水源后,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原来仅70厘米高的芦苇,现在已长成2米多高,吸引大批野生动物前来栖息,野兔、野鸭、鹭类、鹰类、各种蝴蝶等不断增多,使这里已停止多年的湿地生态循环系统开始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