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天津市委2005年工作意见(摘要)
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效能
城市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理念,注重文化品位,体现历史内涵,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密切与环渤海地区的联系,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和辐射作用。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充分展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风貌。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在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抓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及区县城区、镇村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土地供应和价格的管理。提高建设项目设计水平,实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完善地下管网建设,市区基本实现燃气管网全覆盖,具备条件的住宅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加快住宅特别是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商品房建设。抓好市区旧楼区改造,增建便民公共设施。搞好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节约型城市。搞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抓好乡村改厕、污水坑塘改造、垃圾处理。显著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
积极推进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坚持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尽快形成综合开发的规模效应,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继续实施堤岸改造。改善海河两岸交通。抓好跨海河地下管廊建设,连通海河两岸电力、供热等管网。围绕六大节点,强化组合招商。对在建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促进海河下游的开发建设。推动海河沿岸商贸旅游、航运物流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构建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
———摘自《中共天津市委2005年工作意见》
引言
本市建设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天津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按照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努力建设节约型城市,创建和谐社会。把城市建设着力点放在提高城市载体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上来,落实到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上来,大力推进城市面貌变化,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