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2.7亿元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扩建工程,日前在山西省武乡县开工建设,依托革命文物发展旅游业的观念,已在革命老区深入民心。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附近卖瓜子、饮料等食品的一位王姓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年外地来的游客不少,有太原的,也有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的,还有外国人。我这个小摊子,一年也能赚几千块。听说今年是红色旅游年,来这里参观的人肯定会更多,我们生意也会红火起来。”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说:“红色旅游也是旅游的一种,要按旅游规律来开发,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它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产生金色的效益。红色旅游是“红”与“绿”的结合。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多山水景观或灵秀清丽,或奇崛突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位于山西黎城县境内的黄崖洞,曾是抗战时期我军在华北最大的兵工厂所在地,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黄崖洞又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风光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悬崖峭壁、迭嶂、岩洞、瀑布、山泉,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既富传奇色彩,又有几分神秘,成为山西的品牌旅游产品。今天的红色旅游区,过去多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所以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文化,先烈们当年在那些地方顽强战斗的感人事迹,被老区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编成民歌流传下来,在山西、陕西、湖南、湖北等地,有不少这样的民歌至今仍然大受欢迎。左权将军牺牲地山西省左权县,民歌和小花戏历史悠久、享誉全国,这里几乎人人都能唱民歌,有“万首民歌千出戏”的美称,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左权将军》、《送郎参军》等民歌,至今广为传唱。左权小花戏是山西地方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小花戏以歌抒情,以舞传神,以扇表意,曲调幽雅,舞姿婀娜,不仅在左权一带广为流传,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
山西省政协委员、多年从事旅游研究的李冠瑶教授指出,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如山西武乡、左权、五台、沁源、石楼、娄烦、灵丘等老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方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经济基础薄弱,服务设施较差,发展旅游业有一定困难。目前山西开发利用的只有黎城、武乡、左权等地,收入仅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她建议迅速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和民俗、自然生态旅游相结合,组成精品旅游线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中国25年来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有6000万至8000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4到1/3。专家认为,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更在于能为贫困人口创造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郝晓蔚介绍,山西省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有1460余处,近500处已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山西将把20个红色旅游景区建成青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受教育的青少年人数达220万;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将为革命老区提供3600个就业岗位,使42万农民摆脱贫困的生活状况。
记者从旅游部门了解到,山西已经推出了五大红色旅游系列产品:一是东线太行山旅游:北起平型关,经黄崖洞,到武乡八路军总部,连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根据地;二是西线吕梁山旅游,北起蔡家崖,南至黄河壶口瀑布,连接晋绥西线根据地和红军东征线路;三是党中央进军西柏坡的中线旅游,西起临县碛口,经岢岚、五台山、东至河北平山,连接延安和西柏坡;四是社会主义建设旅游线,从大寨村至西沟村;五是改革开放成果旅游线,晋华宫井下游至平朔露天煤矿至万家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