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市农委主任崔士光告诉记者,今年天津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完善“低保”、启动“镇保”、扩大“医保”、探索“农保”,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在有条件的乡(镇)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探索建立退休农民的养老补助金制度。对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农民,由政府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退休金,使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能够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同时还要根据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使特困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今年本市将结合“351”培训工程,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他们在享受到应有的保障政策的同时,实现新的就业。同时进一步开拓就业渠道,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本市已在大港、北辰、东丽和静海四个区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把条件较好的西青、津南、汉沽纳入试点,使更多的农民能够病有所医、大病有钱治。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本市还将探索建立以政府出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农业保险,保障务农农民的物质利益。
|